相關習題
 0  99512  99520  99526  99530  99536  99538  99542  99548  99550  99556  99562  99566  99568  99572  99578  99580  99586  99590  99592  99596  99598  99602  99604  99606  99607  99608  99610  99611  99612  99614  99616  99620  99622  99626  99628  99632  99638  99640  99646  99650  99652  99656  99662  99668  99670  99676  99680  99682  99688  99692  99698  99706  176998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課外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并將實驗中測出的兩物理量A和B數值填表如下,A和B的單位相同但沒有寫出。(g=10m/s2
A
0.00
0.10
0.20
0.30
0.40
0.50
B
0.00
0.05
0.20
0.45
0.80
1.25
(1)上表中A表示的物理量是           ;B表示的物理量是           。
(2)若上表中A和B用的都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則平拋物體的水平速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圖中是用螺旋測微器測量一金屬板厚度時的示數,此讀數應為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9分)測量小物塊Q與平板P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AB是半徑足夠大的光滑四分之一圓弧軌道,與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點相切,C點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為C′。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天平稱出物塊Q的質量m;
②測量出軌道AB的半徑R、BC的長度L和CC′的長度h;
③將物塊Q在A點從靜止釋放,在物塊Q落地處標記其落點D;
④重復步驟③,共做10次;
⑤將10個落地點用一個盡量小的圓圍住,用米尺測量圓心到C ′ 的距離s。
⑴用實驗中的測量量表示:
(Ⅰ)物塊Q到達B點時的動能EkB=             ;
(Ⅱ)物塊Q到達C點時的動能EkC=            ;
(Ⅲ)在物塊Q從B運動到C的過程中,物塊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          ;
(Ⅳ)物塊Q與平板P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             。
⑵回答下列問題:
(Ⅰ)實驗步驟④⑤的目的是                         。
(Ⅱ)已知實驗測得的μ值比實際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實驗中測量量的誤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個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為了探究動能定理,一位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他先固定并調整斜槽,讓末端O點的切線水平,再將一木板豎直放置并固定,木板到斜槽末端O的距離為s,使小球從斜槽上某一標記點由靜止釋放,若小球到達斜槽底端時下落的高度為H、小球從O點做平拋運動擊中木板時下落的高度為y。

(1)假定斜槽光滑,小球由靜止滑下到擊中木板的過程中,滿足動能定理的關系式為:__________。
(2)若斜槽傾角為θ,小球與斜槽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只考慮滑動摩擦力,且小球與水平槽之間的摩擦不計),小球由靜止滑下到擊中木板的過程中,滿足動能定理的關系式是:___________。
(3)改變小球在斜槽上的釋放位置,進行多次測量,能得到多組關于H和y的數據,若以H為橫坐標,從(1)、(2)中的關系式可知以________為縱坐標,通過描點作圖,能得到一條傾斜的直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8分)某實驗小組在利用單擺測定當地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用游標卡尺測定擺球的直徑,測量結果如圖所示,則該擺球的直徑為_______ cm.
         
某同學先測得擺線長為89.2 cm,,然后用秒表記錄了單擺振動30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如圖甲中秒表所示,則:該單擺的擺長為__________cm,秒表所示讀數為______s。
為了提高實驗精度,在實驗中可改變幾次擺長l,測出相應的周期T,從而得出一組對應的l與T的數值,再以l為橫坐標T2為縱坐標,將所得數據連成直線如圖乙所示,則測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用如圖(a)所示的儀器探究做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1.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木板固定有打點計時器的一端墊起適當高度,消除摩擦力的影響;
②小車鉤住一條橡皮筋,往后拉至某個位置,記錄小車的位置;
③先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小車拖動紙帶,打點計時器打下一列點,斷開電源;
④改用同樣的橡皮筋2條、3條……重復②、③的實驗操作,每次操作一定要將小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點計時器所接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下圖所示是四次實驗打出的紙帶.
  
3.根據紙帶,完成尚未填入的數據.
次數
1
2
3
4
橡皮筋做的功
W
2W
3W
4W
v(m/s)
1.00
1.42
 
2.00
v2(m2/s2
1.00
2.01
 
4.00
從表中數據可得出什么樣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8分)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測量當地重力加速度.
①下列有關操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安裝打點計時器時要注意讓上下限位孔在同一豎直線上
B.將打點計時器與直流低壓電源連接
C.應選擇密度大、體積小的重物,釋放紙帶時讓重物靠近打點計時器
D.應先釋放紙帶,然后接通電源
②實驗得到一條紙帶,測得各點之間的距離如圖所示.已知電源頻率
為50HZ,則紙帶中相鄰兩點間的時間間隔是___;從該紙帶可知,重物的加速度大小a=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③請寫出本實驗產生誤差的兩個主要原因: a.________;b.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某學習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驗證動能定理。

(1)將氣墊導軌調至水平,安裝好實驗器材,從圖中讀出兩光電門中心之間的距離S=__________cm;
(2)測量擋光條的寬度d,記錄擋光條通過光電門1和2所用的時間△t1和△t2,并從拉力傳感器中讀出滑塊受到的拉力F,為了完成實驗,還需要直接測量的一個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實驗是否需要滿足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量遠小于滑塊、擋光條和拉力傳感器的總質量?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時,已提供了質量約為300g的小車、一端附有定滑輪的長木板、紙帶、帶小盤的細線、刻度尺、天平、導線、開關.為了完成實驗,還需從下列器材中選取部分器材,
A.彈簧測力計;B.電火花計時器;C.學生電源;D.1.5V干電池若干;
E.砝碼一盒; F.50g鉤碼一盒; G.秒表.
(1)所選器材代碼是              (漏選或多選得零分);
(2)分別寫出(1)問中所選器材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班級同學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驗證加在傾斜軌道上,小車甲上固定一個力傳感器,小車 乙上固定一個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測量乙在任意時刻的加速度大�。�,力傳感器和小車乙之間用一根不可伸長的細線連接,在彈簧拉力的作用下兩輛小車一起開始運動,利用兩個傳感器可以采集記錄同一時刻小車乙受到的拉力和加速度的大小.

(1)下列關于實驗裝置和操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軌道傾斜是為了平衡小車甲受到的摩擦力
B.軌道傾斜是為了平衡小車乙受到的摩擦力
C.實驗中,在小車乙向下運動的過程中均可采集數據
D.實驗中,只能在小車乙加速運動的過程中采集數據
(2)四個實驗小組選用的小車乙(含加速度傳感器)的質量分別為m1=0.5kg、m2=1.0kg、
m3=1.5kg和m4=2.0kg,得到如圖(b)所示的a-F圖像.

(3)為了進一步驗證a和m的關系,可直接利
用圖(b)的四條圖線收集數據,然后作圖。
請寫出具體的做法:   
①如何收集數據?
②為了更直觀地驗證a和m的關系,建立的坐標系。應以          為縱軸,以       為橫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