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99514  99522  99528  99532  99538  99540  99544  99550  99552  99558  99564  99568  99570  99574  99580  99582  99588  99592  99594  99598  99600  99604  99606  99608  99609  99610  99612  99613  99614  99616  99618  99622  99624  99628  99630  99634  99640  99642  99648  99652  99654  99658  99664  99670  99672  99678  99682  99684  99690  99694  99700  99708  176998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用刻度尺量懸點到小球的距離為96.60 cm,用卡尺量得小球直徑是5.260 cm,測量周期有3次,每次是在擺球通過最低點時,按下秒表開始計時,同時將此次通過最低點作為第一次,接著一直數到計時終止,結果如下表
 
1
2
3
數的次數
61
81
71
時間/s
60.40
79.80
70.60
這個單擺振動周期的測定值是________s,當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是________m/s2,(取三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為了使測量結果更精確可以采取的辦法是(  ).
A.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B.插針間距適當大些
C.插針間距盡量小些
D.入射角盡量大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8分)(1)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①下列物理量需要測量的是        、通過計算得到的是        (填寫代號)
A.重錘質量     B.重力加速度
C.重錘下落的高度   D.與下落高度對應的重錘的瞬時速度
②設重錘質量為m、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重力加速度為g.圖b是實驗得到的一條紙帶,A、B、C、D、E為相鄰的連續(xù)點.根據測得的s1、s2、s3、s4寫出重物由B點到D點勢能減少量的表達式        ,動能增量的表達式        .由于重錘下落時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該實驗的動能增量總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勢能的減小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8分)如圖, “驗證變力做功的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兩塊磁鐵分別安裝于力傳感器和小車對應位置,且同性磁極相對,兩擋光片寬均為1cm。

(1)讓小車向力傳感器方向運動,擋光片a經過光電門傳感器時測得此時小車速度v0,同時觸發(fā)力傳感器以及位移傳感器工作,磁力對小車做   功(選填“正”或“負”),擋光片b(a、b間距為5cm)經過光電門時再次測得此時小車的速度vt,同時(實際有一定延時)觸發(fā)傳感器停止工作。

(2)計算機上顯示出F-s圖像,圖像中的       即為此過程變力做功W。
(3)某同學測得小車及車上傳感器、磁鐵等總質量m=0.180kg,v0=0.341m/s,vt=0.301m/s,則小車動能的變化量ΔEk       J(保留兩位有效數字),他選取如右圖所示的選擇區(qū)域后,計算機自動計算出變力做功W,發(fā)現W與ΔEk相差較大,其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7分)(1)用螺旋測微器測一圓形工件的直徑,情況如下圖所示,讀數為       mm。

(2)下圖是某同學設計的探究橡皮筋的彈性勢能Ep與伸長量d之間關系的實驗裝置。他進行了如下操作:將長木板放在桌面上調至水平,橡皮筋一端固定在墻上,另一端被小車拉長了d,小車由靜止釋放后帶動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沿長木板運動。共做了三次實驗,各次小車由靜止開始運動的位置不同(即橡皮筋的伸長量d不同),分別打出三條紙帶。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50Hz。

①該同學利用紙帶已經算出了第3次實驗小車的最大速度,請你根據第1次和第2 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對應的數據算出這兩次實驗小車的最大速度并填在表格對應的位置上。(下圖為打點計時器連續(xù)打出的點的一部分)
實驗次序
1
2
3
d /cm
5.00
10.00
20.00
vmax/(m·s-1)
 
 
4.0

②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本實驗是根據橡皮筋的彈性勢能Ep等于小車的最大動能來探究Ep與橡皮筋的伸長量d之間的函數關系的
b.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實驗誤差的主要來源是水平木板對小車的摩擦阻力
d.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以分析出,在誤差允許范圍內Ep與d成正比例函數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為探究“合力做功與物體動能改變的關系”,某同學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步驟:
A.將一端帶滑輪的長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帶滑輪的一端伸出桌沿,在無滑輪的一端安裝打點計時器,打點計時器跟50HZ交流電源相連。
B.將質量為400g的小車放在打點計時器附近,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限位孔后跟小車相連,在木板的右端墊一個墊塊,前后移動墊塊,使小車拖著紙帶沿木板向下運動時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所打的點恰好間隔相等。
C.保持木板與水平桌面間夾角不變,繼續(xù)將質量為400g的小車放在打點計時器附近,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限位孔后跟小車相連,在質量分別為10g、50g、100g的三種鉤碼中,挑選了一個質量為100g的鉤碼掛在拉線的掛鉤P上,如圖甲所示。
D.打開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由靜止釋放小車,打出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

(1)他在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第一個點上標上O,在O點后面一定距離處開始每5個點作為一個計數點,依次標上“1”、“2”、“3”,用刻度尺測出了“1”、“2”、“3”各計數點到O點的距離S1、S2、S3的值如圖乙所示。則計數點“1”、“2”、“3”中兩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     s,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點“2”時小車的速度v2=      m/s。(小數點后保留兩位)
(2)他把小車作為研究對象,將鉤碼的重力當作小車受到的合力,利用打計時器打下O點到打下計數點“2”的過程來探究合力對小車做的功與小車動能改變的關系,若實驗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則合力對小車做的功為W=____ _  ___ J,小車動能的改變?yōu)椤鱁k="________" J。
(3)比較W和△Ek的大小,顯然W與△Ek相差較大,即他不能得到“合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改變”這一結論,請你根據該同學的實驗裝置和操作過程幫他分析一下,造成以上實驗結果的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可以減小實驗誤差
A.兩個分力F1和F2間的夾角要盡可能大
B.兩個分力F1和F2的大小要適當大一些
C.拉橡皮筋的細繩套要短一些
D.彈簧秤必須與木板平行,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彈簧秤的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一組同學利用圖示的裝置研究“質量一定時,加速度與力的關系”。

(1) 實驗中,認為小車受到的拉力F等于沙桶及其中沙的總重力,通過分析紙帶得到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的大小。正確使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打出的某一條紙帶如下圖, A、B、C、D、E、F是6個計數點,相鄰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未標出。利用圖中給出的數據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a =______m/s2,B點的速度vB=______m/s。

(2)該組同學利用圖示裝置,測得多組小車所受拉力F和加速度a的數據,如下表:
①根據測得的數據,在上右圖中作出a~F圖象;
②由圖象可知,小車與長木板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為估測摩托車在水泥路面上行駛時所受的牽引力,設計了下述實驗:將輸液用的500ml玻璃瓶裝適量水后,連同輸液管一起綁在摩托車上,調節(jié)輸液管的滴水速度,剛好每隔1.0s滴一滴,該同學騎摩托車,先使之加速到某一速度,然后熄火,讓摩托車沿直線滑行,如圖是某次實驗中水泥路面上的部分水滴(左側是起點,單位:m)。設該同學質量為50kg,摩托車的質量為75 kg,根據該同學的實驗結果可估算(g=10m/s2

(1).騎摩托車加速時的加速度大小為___m/s2
(2).騎摩托車滑行時的加速度大小為___m/s2;
(3).騎摩托車加速時的牽引力大小為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4分)一個小球沿斜面向下運動,現在用的閃頻相機拍攝下的不同時刻的小球所處的位置照片如圖所示,測得小球的在連續(xù)相等的時間內的位移如下表,則:




8.20cm
9.30cm
10.40cm
11.50cm
(1)小球在相鄰的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差         (填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的運動性質屬于                直線運動.

(2)有甲、乙兩個同學計算小球的加速度的方法如下:
甲:,,
乙:,;
撇開本題所給的數據從理論上講,甲、乙兩位同學的計算方法中      (填寫“甲、乙”)方法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