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qū)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練習

    物理反饋題          2008.11

1A.如圖1所示,晾曬衣服的繩子兩端分別固定在兩根豎直桿上的A、B兩點,繩子的質量及繩與衣架掛鉤間摩擦均忽略不計,衣服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果保持繩子A端在桿上位置不變且繩長也不變,將B端在桿上分別移動到不同的位置。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B端移到B1位置時,繩子張力不變

B.B端移到B2位置時,繩子張力變小

C.繩對掛鉤的彈力變小    

D.繩對掛鉤的彈力不變

1B.如圖2所示,繩子質量、滑輪質量可忽略,滑輪與繩、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都可 忽略。質量分別為m1、m2的兩物體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m1>m2                               

B.m1=m2

C.當m1增加少許時,系統(tǒng)仍可保持平衡,繩子間的夾角a增大

D.當m1增加少許時,系統(tǒng)仍可保持平衡,繩子間的夾角a減小

2A.某同學站在電梯內的磅秤上,某段時間他觀察到磅秤示數(shù)小于電梯靜止時示數(shù),則在此過程中電梯可能的運動情況是                                    (    )

A.電梯可能向上做減速運動

B.電梯可能向上做加速運動

C.電梯可能向下做減速運動

D.電梯可能向下做加速運動

2B.如圖3,某人乘自動扶梯勻加速下行,在此過程中

A.人對扶梯地板的壓力大于人的重力         

B.扶梯對人的支持力等于人的重力

C.扶梯對人沒有摩擦力                     

D.扶梯對人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3.A、B兩個單擺,在同一地點A全振動N1次的時間內B恰好全振動N2次。那么,A、B擺長之比為                                                                                                        (   )

A.             B.             C.         D.

4.如圖4甲所示,在長約1m的一端封閉的玻璃管中注滿清水,水中放一個圓柱形的紅蠟塊R(圓柱體的直徑略小于玻璃管的內徑),將玻璃管的開口端用膠塞塞緊。將此玻璃管迅速豎直倒置(如圖5乙所示),紅蠟塊R就沿玻璃管由管口A上升到管底B。若在將玻璃管豎直倒置、紅蠟塊剛從A端開始上升的同時,將玻璃管由靜止開始水平向右移動,直至紅蠟塊上升到管底,在這一過程中紅蠟塊與玻璃管間的摩擦很小,可以忽略不計,其運動軌跡如圖5丙虛線所示,是一條直線,則關于紅蠟塊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紅蠟塊在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一定均做勻速運動   

B.紅蠟塊在豎直方向做勻速運動,而在水平方向可能做勻加速度運動     

C.紅蠟塊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一定做速度大小相等的勻速運動

D.紅蠟塊開始運動時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5A.一個物體在多個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果僅使其中一個力的大小逐漸減小到零,然后又從零逐漸恢復到原來的大。ù肆Φ姆较蚴冀K不變),在這個過程中其余各力均不變。那么,能正確描述該過程中物體速度變化情況的速度-時間圖線是圖5中的 (    )

 

 

 

 

 

 

5B.一個靜止的質點,在0~4s時間內受力F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終在同一直線上,力F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6所示,則質點在    (    )

A.第2s末速度改變方向   

B.第2s末位移改變方向

C.第4s末回到原出發(fā)點   

D.第4s末運動速度為零

6A.圖7甲為一列沿x軸正向傳播的簡諧橫波在t=0時的波形圖,以此時刻為計時起點,圖甲中某質點振動圖象如圖8乙所示。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

A.這列波的波速v=1m/s

B.圖7乙是這列波中x=0質點的振動圖線

C.對介質中的任意一個質點來說,在任意連續(xù)的兩秒內,質點所通過的路程一定為16cm

D.對介質中的任意一個質點來說,在任意連續(xù)的一秒內,質點沿x軸正向移動的距離一定為1m

6B.圖8甲為在某介質中傳播的一列簡諧橫波在t=2.0s時刻的圖象,圖9乙是這列波在x=4m處質點P的振動圖線,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這列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波速大小為v=1m/s

B.在t=2.0s時質點P向y軸負方向運動

C.對介質中的任意一個質點來說,在任意1s內,質點所通過的路程均為8 cm

D.在t=5.0s時質點P的加速度達到最大值

6C.一列沿著x軸正方向傳播的橫波,在t=0時刻的波形如圖9甲所示。以此時刻為計時起點,圖甲中某質點振動圖象如圖9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此列波的波長為4m,頻率為0.25Hz

B.圖乙反映的可能是圖甲中x=4m位置質點的振動情況

C.此列波的傳播速度是2m/s

D.在2s內,x=0位置的質點沿x軸隨波遷移的距離是4m

7A.如圖10所示,質量分別為m和2m的A、B兩個木塊間用輕彈簧相連,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緊靠豎直墻。用水平力向左推B,將彈簧壓縮,推到某位置時推力做功大小為W。在此位置物體靜止時突然撤去推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彈簧第一次恢復原長過程中,墻對A的沖量大小為

B.當彈簧第一次恢復原長過程中,墻對A、B系統(tǒng)做的功大小為W

C.當A、B之間距離最大時,B的速度大小為

D.當A、B之間距離最大時,B的速度大小為

 

7B.如圖11所示,質量均為m的物塊A、B用輕彈簧相連,放在光滑水平面上,B與豎直墻面緊靠。另一個質量為m的物塊C 以某一初速度向A運動,C與A碰撞后粘在一起不再分開,它們共同向右運動并壓縮彈簧,彈簧儲存的最大彈性勢能為3.0J。最后彈簧又彈開,A、B、C一邊振動一邊向左運動。那么(     )

A. 從C觸到A,到B離開墻面這一過程,系統(tǒng)的動量不守恒,而機械能守恒

B. 從C觸到A,到B離開墻面這一過程,系統(tǒng)的動量不守恒,而機械能也不守恒

C. B離開墻面后,A、B、C三者等速時系統(tǒng)的動能是3.0J

D. B離開墻面后,A、B、C三者等速時系統(tǒng)的動能是1.0J

7C.如圖12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塊P和Q都可視作質點,質量相等,Q與輕質彈簧相連。設Q靜止,P以某一初速度向Q運動并與彈簧發(fā)生碰撞。在整個碰撞過程中,彈簧具有的最大彈性勢能等于                                                           (   )

A.P的初動能

B.P的初動能的l/2

C.P的初動能的1/3

D.P的初動能的l/4

7D.如圖13所示,質量分別為m和2m的A、B兩個木塊間用輕彈簧相連,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緊靠豎直墻。用水平力向左推B,將彈簧壓縮,推到某位置靜止時推力大小為F0,彈簧的彈性勢能為E。在此位置突然撤去推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從撤去推力到A離開豎直墻之前,B的加速度的最大值為

B.從撤去推力到A離開豎直墻之前,B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

C.A離開豎直墻后,B的動能最大值為

D.A離開豎直墻后,A的動能最大值為E

8.圖14所示為豎直平面內的直角坐標系。一個質量為m的質點,在恒力F和重力的作用下,從坐標原點O由靜止開始沿直線OA斜向下運動,直線OA與y軸負方向成θ角(θ>π/4)。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F的最小力為mgtanθ    

B.F的最小力為mgsinθ

C.當F =mgtanθ時,質點的機械能一定增大   

D.當F = mgsinθ時,質點的機械能可能減小也可能增大 

9A.現(xiàn)在的物理學中加速度的定義式為。而歷史上有些科學家曾把相等位移內速度變化相等的單向直線運動稱為“勻變速直線運動”(現(xiàn)稱“另類勻變速直線運動”)“另類加速度”定義為A=,其中分別表示某段位移s內的初速和末速。A>0表示物體做加速運動,A<0表示物體做減速運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若A不變,則a也不變

B.若A不變,則物體在中間位置處的速度為

C.若A不變,則物體在中間位置處的速度為

D.若A>0且保持不變,則a逐漸變大

9B.現(xiàn)在的物理學中加速度的定義式為a= ,而歷史上有些科學家曾把相等位移內速度變化相等的單向直線運動稱為“勻變速直線運動”(現(xiàn)稱“另類勻變速直線運動”),“另類加速度”定義為A=,其中v0和vt分別表示某段位移s內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當物體做“另類勻加速直線運動”時,物體運動的v-t圖像是圖15中的 (   )

 

 

 

 

 

 

 

10A.完全相同的甲、乙兩個物體放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分別在水平拉力F1、F2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分別經過t0和4t0,速度分別達到2v0和v0,然后撤去F1、F2,甲、乙兩物體繼續(xù)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靜止,其速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16所示,則         (   )

A.若F1、F2作用時間內甲、乙兩物體的位移分別為s1,s2,則s1>s2

B.若整個過程中甲、乙兩物體的位移分別為s1、s2,則有s1>s2

C.若F1、F2所做的功分別為W1,W2,則W1>W2

D.若F1、F2的沖量分別為I1,I2,則I1>I2

 

10B.水平面上放置一物塊,第一次以水平恒力F1作用于物塊,經時間t1后撤去此力,物塊通過總位移S后停下來,第二次以水平恒力F2作用于物塊,經時間t2后撤去此力,物塊也通過總位移S后停下,已知F1>F2,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水平推力所做的功W1=W2

B.水平推力所做的功W1>W2

C.力F1對物體m1的沖量較大

D.摩擦力對m2的沖量較大

 

 

二、本題共3小題,共14分。把正確答案填在題中的括號內或橫線上。

11.下列有關高中物理實驗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為減少周期的測量誤差,應選擇擺球在通過最低點時做為計時的開始和終止位置

B.在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所用的電源為直流電源

C.在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必須要用天平測出下落物體的質量

       D.在利用兩球碰撞“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必須用質量大的球去碰撞質量小的球,兩球半徑必須相等。

 

試題詳情

12.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

(1)如圖17所示,某同學進行實驗的主要步驟是: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點,另一端(活動端)拴上兩根繩套,每根繩套分別連著一個彈簧測力計。沿著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拉彈簧測力計,當橡皮筋的活動端拉到O點時,通過標記a、b兩點來記錄兩力的方向,并由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記錄兩個拉力F1、F2的大小。再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將橡皮筋的活動端拉至O點,測出其拉力F大小并確定方向。

(1)在圖17上以每格1N為標度,做出拉力F1、F2及合力F的圖示。

 

(2)在本實驗中,采用下列哪些方法可以減小實驗誤差(   )

A.實驗前,先把所用的兩個彈簧測力計的鉤子互相鉤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的方向拉動檢查讀數(shù)是否相同

B.兩個分力F1F2的大小要適當大些

C.兩個分力F1F2的夾角要盡量小些

D. 拉橡皮條的繩套要適當長一些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3A.如圖18所示,是以間隔1/30s拍攝的頻閃照片,其中一個小球做自由落體運動,另一個小球做平拋運動。請根據(jù)照片分析判斷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運動性質。

 

 

 

 

 

 

 

 

 

 

 

 

試題詳情

13B.在做“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時,為了確定小球在不同時刻所通過的位置,用如圖19所示的裝置,將一塊平木板釘上復寫紙和白紙,豎直立于槽口前某處且和斜槽所在的平面垂直,使小球從斜槽上緊靠擋板處由靜止?jié)L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點跡A;將木板向后移距離x,再使小球從斜槽上緊靠擋板處由靜止?jié)L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點跡B;又將木板再向后移距離x,小球再從斜槽上緊靠擋板處由靜止?jié)L下,再得到點跡C。若測得木板每次后移距離x=20.0cm,A、B間距離y1=4.7cm,B、C間距離y2=14.5cm。根據(jù)以上直接測得的物理量推導出小球初速度的計算公式為v0=      (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小球初速度值為         m/s。(g取9.8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3C.某同學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中,發(fā)現(xiàn)原來的實驗方法不容易準確確定平拋小球在運動中的準確位置。于是,如圖20所示,在實驗中用了一塊平木板釘上上復寫紙和白紙,讓板正對著槽口,豎直立于距槽口水平距離為x =10.0cm處,使小球從斜槽上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跡A,然后將木板再向后移距離x,再使小球從斜槽上同樣高度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跡B,如此方法再得到痕跡C。測量出AB間距離y1=6.0cm,AC間距離y2=16.0cm。(g取9.80m/s2,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根據(jù)以上量導出測量小球初速度公式vo=                    

(2)小球初速度值為               。

試題詳情

14A.如圖21所示,質量m=1.0kg的物體靜止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3.0作用于物體上,使物體從靜止開始運動,經時間t=2.0s撤去拉力F,已知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5,取g=10m/s2。求:

(1)撤去拉力F的瞬間,物體速度的大小;

(2)撤去拉力F后,物體在水平地板上還能滑行多遠? 

 

 

 

 

 

試題詳情

14B. 如圖22所示,質量m=7.2kg的物體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3m/s的速度勻速運動,已知拉力F=15N,且F與水平方向夾角θ=53º,取g=10m/s2,求:

(1)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撤去拉力F后,物體繼續(xù)滑動過程中加速度的大;

試題詳情

(3)撤去拉力F后3.0s的時間內,物體滑行的距離。

 

 

 

 

 

 

 

試題詳情

15A.圖23是離心軌道演示儀結構示意圖。弧形軌道下端與半徑為R的圓軌道相接,質量為m的小球從弧形軌道上端高h=4R的A點由靜止滑下,進入圓軌道后沿圓軌道運動,最后離開圓軌道。不計一切摩擦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試求:

(1)小球運動到圓軌道最高點時速度的大;

(2)小球在圓軌道最高點時對軌道壓力的大小。

 

 

 

 

 

 

 

試題詳情

16A.高臺滑雪以其驚險刺激而聞名,運動員在空中的飛躍姿勢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某滑雪軌道的完整結構可以簡化成如圖24所示的示意圖。其中AB段是助滑坡,傾角α=37°;BC段是水平起跳臺;CD段是著陸坡,傾角θ=30°;DE段是水平的停止區(qū),AB段與BC段圓滑相連。軌道各部分與滑雪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03,圖中軌道最高點A處的起滑臺距起跳臺BC的豎直高度h=47m,水平起跳臺BC長s=4.0m。運動員連同滑雪板的質量m=60kg,滑雪運動員從A點由靜止開始起滑,通過起跳臺從C點水平飛出,運動員在著陸坡CD上的著陸。設運動員在起跳前不使用雪杖助滑,無初速滑下,忽略空氣阻力的影響,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運動員在C點起跳時的速度大;

(2)運動員在著陸坡CD上的著陸位置與C點的距離。

 

 

 

 

 

 

 

16B.某滑沙場滑道的斜坡部分為AB(可看作斜面),一名游客乘滑沙板從A點由靜止開始滑下,最后停在水平沙面的C點,如圖25所示。設滑沙板和沙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處處相同,斜面與水平面連接處可認為是圓滑的,若斜坡AB長S,傾角為θ,BC長L。

試題詳情

(1)求滑沙板和沙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有人認為坡道修成AB',雖然可以減小滑沙帶來的刺激但能使更多的游客樂于體驗。若修成坡道AB',仍從A點由靜止開始滑下,最終在水平沙面上停止的位置是否還能在C點,如果不能,是滑行的近了還是更遠了?請通過計算說明。

 

 

 

 

 

 

 

 

 

17A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我國繼“神舟”五號、六號載人飛船后又成功地發(fā)射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飛船繞地飛行五圈后成功變軌到距地面一定高度的近似圓形軌道。航天員翟志剛于27日16點35分開啟艙門,開始進行令人振奮的太空艙外活動。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地球半徑為R,飛船繞地球運行的周期為T,不計地球自轉的影響,求:飛船繞地球運行的圓軌道距地面的高度h。

 

 

 

 

 

 

 

 

 

17B.我國發(fā)射的“嫦娥一號”探月衛(wèi)星,經過一系列的加速、制動和變軌,從地球飛向月球,最終進入繞月工作軌道,沿近似于圓形軌道繞月飛行,運動的周期為T.已知月球質量與地球的質量之比約為1 : 81,月球半徑為R,它與地球的半徑之比約為5 : 18,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求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嫦娥一號”衛(wèi)星在繞月工作軌道上運動時距月球表面的高度h。

 

 

 

 

 

 

 

 

 

17C.(1)2007年10月24日,我國成功地發(fā)射了“嫦娥一號”探月衛(wèi)星,現(xiàn)在衛(wèi)星正在距離月球表面高度為 h的圓形軌道進行為期一年的繞月探測!版隙鹨惶枴钡沫h(huán)月周期為T。已知月球半徑為R,萬有引力常量為G,求月球的質量。

試題詳情

 (2) 若地球質量是月球質量的81倍,地球半徑是月球半徑的4倍,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7.9km/s.若在月球上建立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估算發(fā)射環(huán)月衛(wèi)星的最小發(fā)射速度。(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據(jù)此分析從月球發(fā)射火星探測器比從地球發(fā)射的優(yōu)點。

 

 

 

 

 

 

 

試題詳情

17D.土星周圍有許多大小不等的巖石顆粒,其繞土星的運動可視為圓周運動。其中有兩個巖石顆粒A和B與土星中心距離分別為rA=8.0×104km和r B=1.2×105 km。忽略所有巖石顆粒間的相互作用。求巖石顆粒A和B的線速度之比。

試題詳情

某同學的解答為:因為巖石顆粒在做圓周運動,可知線速度v=ωr,所以,從而求出線速度之比。你同意上述解答嗎?若同意請列出主要運算步驟求出結果;若不同意,則說明原因,并求出正確結果。

 

 

 

 

 

 

 

 

 

試題詳情

  18.一個同學身高h1=1.8m,質量為m=65kg,站立舉手摸高(手能摸到的點與地面的最大距離)h2=2.2m,該同學從所站h3=0.80m的高處自由下落,腳接觸地面后經過時間t1=0.25s身體的速度降為零,緊接著他用力F蹬地跳起,摸高為h4=2.7m。假定落地與起跳兩個階段中該同學與地面的作用力分別都是恒力,求該同學跳起過程中蹬地的作用力F的大小。(取g=10m/s2)

 

 

 

 

 

 

 

試題詳情

19A.如圖26所示,A、B兩物體與一輕質彈簧相連,靜止在地面上,有一小物體C從距物體A高度為h處由靜止釋放,當下落至與A相碰后立即粘在一起向下運動,以后不再分開,當A與C運動到最低點后又向上運動,到最高點時物體B對地面剛好無壓力。設A、B、C三物體的質量均為m,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不計空氣阻力且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已知彈簧的彈性勢能由彈簧勁度系數(shù)和形變量大小決定,重力加速度為g,求:

(1) 當A與C運動到最高點時,它們的加速度大;

(2)物體C下落時的高度h。

 

 

 

 

 

 

 

 

 

 

試題詳情

19B.質量均為m的小球B用一根輕質彈簧豎直固定的內壁光滑的直圓筒內,平衡時彈簧的壓縮量為x0,如圖27所示。設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彈簧的形變量(即伸長量或縮短量)的平方成正比。小球A從小球B的正上方距離為3x0的P處自由落下,落在小球B上立刻與小球B粘連在一起向下運動,它們達到最低點后又向上運動,已知小球A的質量也為m時,它們恰能回到O點(設兩個小球直徑相等,且遠小于x0,略小于直圓管內徑),求:

(1)兩個小球及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在上述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

(2)彈簧初始時刻的機械能;

(3)小球A與小球B一起向下運動時速度的最大值。

 

 

 

 

 

 

 

 

 

 

 

 

 

 

 

 

 

試題詳情

20.利用皮帶傳送裝置將物體由地面運送到高出水平地面的C平臺上,C平臺離地面的豎直高度為h=5.0m,已知皮帶和物體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75,皮帶以v=2.0m/s的速度勻速順時針運動且皮帶和輪子之間不打滑。(g=10m/s2,sin37°=0.6)

(1)如圖28所示,若兩個皮帶輪相同,半徑R=25cm,則皮帶傳送物體過程中,輪子轉動的角速度是多大?

試題詳情

(2)假設皮帶在運送物體過程中始終是張緊的,為了將地面上的物體能夠運送到平臺上,皮帶的傾角θ最大不能超過多少?

試題詳情

(3)皮帶傳送裝置安裝好后,皮帶與水平面的夾角θ=30°,F(xiàn)將質量m=1.0kg的小物體輕輕地放在皮帶的A處,運送到C處,試求由于運送此物體,傳送帶比空載時多消耗的能量。

 

 

 

 

 

 

 

 

 

 

 

 

 

 

 

 

 

海淀區(qū)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練習

試題詳情

 

一、選擇

試題

1A

1B

2A

2B

3A

4

5A

5B

6A

6B

答案

AD

AC

AD

D

D

D

D

D

AC

BD

試題

6C

7A

7B

7C

7D

8

9A

9B

10A

10B

答案

BC

AC

B

B

AB

BC

BD

C

BC

AD

 

二、填空

11、 AD   12、(1)圖略  (2)ABD  13A、在相等的閃光時間間隔內,平拋小球運動的水平距離相同,說明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運動為勻速直線運動;任意閃光時刻平拋運動小球與自由落體小球都處在同一水平線上,說明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上的分運動為自由落體運動。

13B、 ;       13C;1.6m/s    

三、計算

14A、(1)3.0m/s;(2)3.0m

14B、(1)0.15  (2)1.5 (3)3.0m

15A、(1)    (2)

16A.(1)設運動員從C點飛出時的速度這vC,根據(jù)動能定理

     

解得

(2)設運動員在著陸坡CD上的著陸位置與C點的距離為L,則

水平方向上  

豎直方向上   

解得L=120m

16B、(1)     (2)還能停在C點;

17A、

17B、(1)  (2)

17C、(1);(2) ,從月球表面發(fā)射的好處是發(fā)射速度較小,難度較小;

17D、不同意,略解 應由 ,得,所以

18.落地時速度,

曲膝過程中重心下降高度    。

起跳后上升高度   

起跳過程離地時的速度    ,

設起跳過程離地前的加速度為,則,

 

設起跳過程蹬地的作用力大小為F,則其反作用力(地面對人的作用力)大小也是F,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

      

解得

 

19A、(1)(2)

19B、(1)整個系統(tǒng)在A下落到與B碰撞前,機械能守恒;AB碰撞的過程中,系統(tǒng)機械能不守恒;AB碰撞后至回到O點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2)彈簧從原長壓縮到x0的過程中,彈簧力與位移成線性關系,所以,克服彈簧力的功可以由平均力求出:     ,

最大彈力等于物體的重力,且克服彈簧力的功等于彈簧增加的彈性勢能,所以,彈簧被壓縮后即初始時刻的彈性勢能  

(3)設A與B接觸時的速度為v1,由機械能守恒,

,

    二物體相碰過程動量守恒  ,粘合后速度   。

A和B粘合后加速下行,當彈簧彈力等于二物體總重力時速度達到最大,此時彈簧壓縮量為2x0,設最大速度為vm。設達到最大速度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為,由題設條件可知

二物體粘合后機械能守恒,取速度最大處為零勢能面,則

 

   解得   

20、(1)  (2)最大不超過   (3)60.6J

文本框: 乙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