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水分子分解時,生成 和 ,每2個氫原子結合成一個 ,每2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 。
4.分子是由 結合而成的,如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 原子和一個 原子構成的。
3.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性質,這是由于構成物質的 不同造成的。如氧氣能 ,氫氣能 ,而水卻能 ,氧氣由大量的 構成,氫氣由大量的 構成,水由大量的 構成。
2.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 ,分子在不斷地 分子之間有 。
1.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 、 。銅是由 構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構成的,氯化鈉是由 和 構成的。
8.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解釋下列事實:
(1)氧化汞受熱分解生成汞和氧氣
(2)水受熱變成水蒸氣
(3)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
(4)碘溶于酒精配制成碘酒
拓展探究
下表是一些原子的構成情況
原子 |
質子數 |
中子數 |
電子數 |
氫 |
1 |
0 |
1 |
碳 |
6 |
6 |
6 |
氧 |
8 |
8 |
8 |
鈉 |
11 |
12 |
11 |
鐵 |
26 |
30 |
26 |
仔細觀察上表,與同學們交流討論一下,你能得出哪些結論?
化苑漫步
分子原子理論的建立
1803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了原子學說,他認為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這些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后來意大利科學家阿佛加德羅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指出了分子與原子的不同,他認為有些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還有些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自從人們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認識物質以后,化學有了迅速的發(fā)展,化學才有了自己的知識體系而逐漸成為一門科學。人們把物質由分子和原子構成的學說叫分子-原子論。
7.已知鈉原子核內有11個質子、12個中子,核外有11個電子,但鈉原子卻不顯電性,這是為什么?
6.原子失去電子帶 電,形成 離子,原子得到電子帶 電,形成 離子。
5.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 、 、 ,構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有
、 。構成原子核的微粒有 、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任何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
B.因為原子中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故整個原子顯正電
C.因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故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D.原子與離子可通過電子得失來轉變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