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3.實驗室有CuO和Cu粉的混合物,請你利用給出的實驗儀器及試劑,設計兩種測定該樣品(已稱得其質量為m克)中氧化銅質量分數(shù)的方法,并填寫表格中的有關內容。
實驗方法 |
實驗過程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實驗所用儀器(用編號表示) |
實驗需直接測定的有關物理量(用文字說明) |
1 |
|
|
|
2 |
|
|
|
實驗可能用到的主要儀器:
①托盤天平、趩⑵瞻l(fā)生器、塾操|玻璃管、苣嗳
⑤燒杯、捋釄濉、呔凭珶簟、嗖AО簟、崧┒贰、飧稍锕
實驗可能用到的試劑:
a.鋅! b.稀硫酸
c.氯化鈉溶液 d.濃硫酸
[答案]
1 |
H2SO4+CuO=== CuSO4+H2O |
①⑤⑧⑨ |
過濾后剩余固體的質量 |
2 |
2Cu+O22CuO |
①④⑥⑦⑧ |
實驗前坩堝與樣品總質量(或坩堝質量)實驗后坩堝與CuO總質量 |
12.銅是生命必需的元素,也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銅的生產和使用對國計民生各個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請完成(1)-(3)題:
(1)在西漢古籍中曾有記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即曾青
(CuSO4)跟鐵反應生成銅]。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銅器表面有時會生成銅綠,請寫出生成銅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層銅綠可以用化學方法除去。試寫出除去銅綠而不損傷器物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銅錢在歷史上曾經(jīng)是一種廣泛流通的貨幣。試從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角度分析為什么銅常用于制造貨幣。(銅的熔點是1 183.4 ℃,鐵的熔點是1 534.8 ℃)
[解析] (1)Fe+CuSO4===FeSO4+Cu
(2)2Cu+O2+H2O+CO2===Cu2(OH)2CO3;要除去銅器表面的銅綠,考慮選擇酸,強氧化性酸能和裸露的銅繼續(xù)反應,而鹽酸不和銅繼續(xù)反應,并且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有關方程式如下: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3)根據(jù)題給信息以及作貨幣的實際,選擇銅作貨幣是因為銅的熔點比較低,容易冶煉鑄造成型;銅的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不易被腐蝕。
[答案] (1)Fe+CuSO4===FeSO4+Cu
(2)2Cu+O2+H2O+CO2===Cu2(OH)2CO3
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3)選擇銅作貨幣是因為銅的熔點比較低,容易冶煉鑄造成型;銅的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不易被腐蝕。
11.冶煉金屬一般有下列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氣(或氫氣或一氧化碳)法,③活潑金屬置換法,④電解法;四種方法在工業(yè)上均有應用。
(1)請對下表中的金屬冶煉方法進行分析,從上述四種方法中選擇相應的序號填入下表中空格:
火燒孔雀 石煉銅 |
濕法煉銅 |
鋁熱法煉鉻 |
從光鹵石 中煉鎂 |
|
|
|
|
火燒孔雀石煉銅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主要的兩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以下化學方程式
①用焦炭法煉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水煤氣法煉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鋁熱法煉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電解法冶煉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選擇金屬的冶煉方法,要依據(jù)金屬的活動性及金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狀態(tài)?兹甘闹饕煞质荂u2(OH)2CO3,火燒時易分解,木柴或煤炭中有碳,能還原出Cu。
[答案] (1)①、邸、邸、堋u2(OH)2CO32CuO+CO2↑+H2O C+2CuO2Cu+CO2↑
(2)①3C+2Fe2O34Fe+3CO2↑
②3H2+WO3W+3H2O
③4Al+3MnO23Mn+2Al2O3
④2NaCl(熔融)2Na+Cl2↑
10.將Mg、Cu組成的2.64 g混合物投入到適量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應,固體完全溶解時收集到還原產物NO氣體0.896 L(標準狀況),向反應后溶液中加入2 mol·L-1 NaOH溶液60 mL時金屬離子恰好沉淀完全。則形成沉淀的質量為
( )
A.4.32 g B.4.68 g
C.5.36 g D.6.38 g
[解析] 由題意知2.64 g混合物與稀硝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Mg(NO3)2和Cu(NO3)2,加入NaOH后,金屬離子恰好完全沉淀。
設Mg和Cu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y,
則x+y==0.06 mol
24x+64y=2.64 g
解得x=y=0.03 mol
形成沉淀的質量為:0.03 mol×58 g·mol-1+0.03 mol×98 g·mol-1=4.68 g。
[答案] B
9.某化學小組為測定一定質量的某銅鋁混合物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方案Ⅰ:銅鋁混合物足量溶液A充分反應測定生成氣體的體積
方案Ⅱ:銅鋁混合物足量溶液B充分反應測定剩余固體的質量
下列有關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 )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鹽酸或NaOH溶液
B.若溶液B選用濃硝酸,則測得銅的質量分數(shù)偏小
C.溶液A和B均可選用稀硝酸
D.實驗室中方案Ⅱ更便于實施
[解析] 銅和鋁組成的混合物遇到鹽酸或NaOH溶液時,有鋁與二者都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氣,銅都不反應,故A項正確。當B項選用濃硝酸時,鋁常溫下遇濃HNO3發(fā)生鈍化,表面氧化成一薄層致密的氧化膜,故稱剩余固體鋁的質量時,使鋁的質量偏大,因此銅的質量偏小,故質量分數(shù)偏小,則B正確。當C項選用稀HNO3時,二者都與HNO3反應,方案Ⅰ可以,而方案Ⅱ不行,故C錯。D從操作性判斷,方案Ⅱ實施性更好。故不正確的選C。
[答案] C
8.當三份Cu粉分別與過量的稀硝酸、濃硝酸、熱的濃硫酸反應后,收集到的氣體在相同狀況下體積相等時,三份Cu粉的質量比為(不考慮NO2轉化成N2O4和反應生成氣體的溶解)
( )
A.3∶1∶2 B.3∶2∶2
C.1∶1∶2 D.2∶6∶3
[解析] 由3Cu2NO,Cu2NO2,CuSO2知,當生成氣體的體積相等時,稀HNO3、濃HNO3、濃硫酸消耗銅的物質的量之比(即質量之比)為3∶1∶2。
[答案] A
7.某復合材料是由碳纖維為增強體、金屬鈦為基體復合而成的。估計這種材料
( )
①耐高溫、诓荒蜔帷、蹖щ、導熱、懿粚щ、不導熱、菘捎糜陲w機機翼 ⑥可用于導彈的殼體
A.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解析] 以碳纖維為增強體、金屬鈦為基體的復合材料具有耐高溫、強度高、導電性好、導熱性好、不吸濕和不易老化等優(yōu)點。
[答案] A
6.下列金屬冶煉的反應原理,錯誤的是
( )
A.MgCl2(熔融)Mg+Cl2↑
B.Al2O3+3H22Al+3H2O
C.Fe3O4+4CO3Fe+4CO2
D.2HgO2Hg+O2↑
[解析] Al應該用電解法冶煉。
[答案] B
5.工業(yè)上冶煉金屬一般用熱分解法、熱還原法和電解法。由于金屬的化學活動性不同,因此選用的冶煉方法也就不同。你認為這些方法的選擇主要是依據(jù)
( )
A.金屬在自然界里存在的形式
B.金屬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
C.金屬陽離子得電子的能力
D.金屬熔點的高低
[解析] 金屬冶煉的一般原理是利用還原劑將金屬從其礦物中還原出來。根據(jù)金屬陽離子得電子的能力不同,而用不同的方法,如不活潑的金屬一般采用熱分解法(如Hg的冶煉)、活潑金屬采用電解法(如Na、Mg、Al的冶煉)、介于活潑金屬與不活潑金屬之間采用熱還原法(如Fe的冶煉)等。
[答案] C
4.下列事實能說明金屬甲比金屬乙的活動性強的是
( )
A.在發(fā)生化學反應時,甲原子失電子數(shù)比乙原子多
B.甲的陽離子的氧化性比乙離子強
C.甲的氫氧化物只有堿性,乙的氫氧化物為兩性
D.在甲、乙、硫酸組成的原電池中,甲為負極
[解析] A不正確,金屬活動性越強,則金屬原子的失電子能力越強,失電子能力和失電子數(shù)目無關;B不正確,陽離子的氧化性越強,則其原子的還原性越弱;C不正確,如Cu(OH)2以堿性為主而Al(OH)3具有兩性,但顯然銅的金屬活動性小于鋁;D正確,在原電池反應中,活潑金屬作負極,被氧化腐蝕。
[答案] D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