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細胞中能將其中的有機物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使用的是( 。
A.葉綠體B.液泡C.線粒體D.染色體

分析 細胞中的能量轉(zhuǎn)換器有葉綠體和線粒體,葉綠體是綠色植物細胞中廣泛存在的一種含有葉綠素等色素的質(zhì)體,是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解答 解: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場所,能將細胞中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故選:C.

點評 理解葉綠體和線粒體進行能量的轉(zhuǎn)化過程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觀察時,若顯微鏡的目鏡為5×,物鏡為40×,則觀察到物像放大的倍數(shù)是( 。
A.5B.40C.8D.2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A-E示意人體的不同結構層次,請據(jù)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整個人體都是由A細胞發(fā)育而成的,A細胞是受精卵;
(2)A細胞通過細胞分裂形成B,在此過程中,染色體復制后形成形態(tài),數(shù)量完全相同的兩等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
(3)B通過細胞分化形成C稱為組織,在此過程中,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產(chǎn)生了差異.
(4)在如圖的結構層次當中,人體就有而植物沒有的是[E]系統(tǒng).
(5)系統(tǒng)是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的組合,圖中所示的系統(tǒng)具有的生理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中學生物學科興趣小組在學習了“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后,開展“各種污染物對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響”的探究活動.
他們采集了一定數(shù)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滌劑作為污染物,在魚缸中進行實驗觀察.
們作出的實驗假設是:各種污染物會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將3個魚缸中加入等量的蒸餾水,并編號1、2、3;在l、2號魚缸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滌劑.
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5粒),分別放人上述3個魚缸中,在相同適宜的環(huán)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方案中有兩處不科學的地方,請你指出:受精卵的數(shù)量太少,各2粒,應改為100粒;把蒸餾水改為河塘水.
(2)青蛙的受精方式是體外受精(填“體內(nèi)”或“體外”)受精;青蛙的發(fā)育屬于變態(tài)發(fā)育,發(fā)育過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等階段.
(3)該實驗方案中對照組的編號是3.
(4)實驗時需要定時觀察記錄的內(nèi)容是蛙卵孵化的數(shù)量.
(5)支持上述假設的實驗結果是3號魚缸中蝌蚪的孵化率高,1、2號魚缸中蝌蚪的孵化率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老虎、兔子、牛的共同特征是( 。
A.體溫不恒定B.盲腸發(fā)達
C.體表被毛、胎生、哺乳D.口腔牙齒結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生物細胞模式圖,請分析回答:(括號內(nèi)填圖中序號,橫線上填結構名稱或文字)

(1)屬于植物細胞的是甲 圖,你判斷的依據(jù)是此圖中的細胞具有[A]細胞壁、[E]葉綠體、[F]液泡.
(2)乙圖中儲存遺傳信息的結構是[C],它控制著生物的發(fā)育和遺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光彩奪目的珍珠是由河蚌的哪種結構形成的( 。
A.內(nèi)臟B.外套膜C.貝殼D.斧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枚紅杏出墻來”是我國宋朝中期著名詩人葉紹翁的“游園不值”中的著名詩句,試從生物學角度分析“紅杏出墻”現(xiàn)象.
(1)紅杏伸出墻外是受墻外陽光刺激引起的,從這個意義上講,該事例表現(xiàn)了紅杏具有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特征.
(2)紅杏可開花結果,這反映了紅杏具有繁殖后代的特征.
(3)紅杏可以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從這個意義上講,紅杏具有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物質(zhì)的特征.
(4)紅杏可以由小長大,從這個意義上講,紅杏具有生物能生長的特征.
(5)從形態(tài)結構特點方面分析,紅杏與病毒的根本區(qū)別是紅杏具有細胞結構、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
(6)根據(jù)紅杏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紅杏應屬于生物分類中的哪一大類: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動,設置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用手擠壓塑料袋,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此實驗證明了植物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在實驗過程中,塑料袋內(nèi)壁出現(xiàn)的水珠主要來自植物的蒸騰作用,水分是通過葉片上的氣孔散失的.實驗選用黑的塑料袋,是為了避免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填生理活動)而影響實驗效果.
(2)裝置B,當圖甲中試管內(nèi)的氣體充滿二分之一左右時,迅速取出試管將帶火星的衛(wèi)生香伸入管口內(nèi),結果衛(wèi)生香猛烈燃燒,該實驗說明光合作用產(chǎn)生了氧氣,為探究金魚藻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裝置B設置了如圖乙所示的對照組,該對照組有一處明顯錯誤,請你改正;應去掉圖乙中的金魚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