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如圖1,在Rt△ABC中,∠B=90°,∠CAB=30°,AC⊥x軸,頂點A(10,0),頂點B(5,5$\sqrt{3}$).點P從點A出發(fā),沿A→B→C的方向勻速運動,同時點Q從點D(0,2)出發(fā),沿y軸正方向以相同速度運動,當點P到達點C時,兩點同時停止運動,設運動的時間為t秒.
(1)當點P在AB上運動時,△OPQ的面積S與時間t(秒)之間的函數(shù)圖象為拋物線的一部分(如圖2),求點P的運動速度;
(2)求題(1)中面積S與時間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及面積S取最大值時,點P的坐標;
(3)如果點P,Q保持題(1)中的速度不變,當t取何值時,PO=PQ?

分析 (1)如圖1,過B作BE⊥x軸于E,根據(jù)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可求AB,再利用圖2中的函數(shù)圖象,求得點P的運動時間與路程解決即可;
(2)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三角形的面積以及配方法解決問題;
(3)分兩種情況:當P在AB上時,當P在BC上時,列方程解決問題.

解答 解:(1)如圖1,過B作BE⊥x軸于E,
∵頂點B的坐標為(5,5$\sqrt{3}$),A(10,0),
∴AB=10,
由圖2可知,當點P運動了5秒時,它到達點B,此時AB=10,
因此點P的運動速度為10÷5=2個單位/秒,
故點P的運動速度為2個單位/秒;

(2)如圖1,過P作PM⊥x軸于M,
∵點P的運動速度為2個單位/秒.
∴t秒鐘走的路程為2t,即AP=2t,
又∵∠APM=30°,
∴AM=t,
又∵OA=10,
∴OM=(10-t),即為三角形OPQ中OQ邊上的高,
∵DQ=2t,OD=2,
∴OQ=2t+2,
∴P(10-t,$\sqrt{3}$t)(0≤t≤5),
∵S=$\frac{1}{2}$OQ•OM=$\frac{1}{2}$(2t+2)(10-t),
=-(t-$\frac{9}{2}$)2+$\frac{121}{4}$.
∴當t=$\frac{9}{2}$時,S有最大值為$\frac{121}{4}$,此時P($\frac{11}{2}$,$\frac{9\sqrt{3}}{2}$).

(3)根據(jù)題意可知,當點P的縱坐標等于點Q縱坐標的$\frac{1}{2}$時,PO=PQ,
當P在AB上時,P(10-t,$\sqrt{3}$t,Q(0,2+2t),得$\sqrt{3}$t=$\frac{2+2t}{2}$,
解得:t=$\frac{\sqrt{3}+1}{2}$,
當P在BC上時,P($\sqrt{3}$t-5$\sqrt{3}$+5,$\frac{2t-10}{2}$+5$\sqrt{3}$),Q(0,2+2t),得$\frac{2t-10}{2}$+5$\sqrt{3}$=$\frac{2+2t}{2}$,
此方程無解,故t不存在,
綜上所知,當t=$\frac{\sqrt{3}+1}{2}$時,PO=PQ.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二次函數(shù)綜合題,涉及二次函數(shù)圖象上點的坐標特征,三角形的面積,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以及分類討論思想的滲透,綜合性較強,有一定的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在△ABC中,AB=AC,BC=8,當S△ABC=20時,tanB的值為( 。
A.$\frac{5}{4}$B.$\frac{4}{5}$C.$\frac{3}{4}$D.$\frac{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所示,兩個半圓中,長為4的弦AB與直徑CD平行且與小半圓相切,則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AB是半圓O的直徑,點C在半圓周上,連結AC,∠BAC=30°,點P是線段AB上任意一點,若AB=4,則CP的長不可能為(  )
A.3B.2C.$\sqrt{3}$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一列快車從甲地駛往乙地,一列慢車從乙地駛往甲地,兩車同時出發(fā),設慢車行駛的時間為x(h),兩車之間的距離為y(km),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如圖中折線所示,根據(jù)圖象得到下列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
A.B點表示此時快車到達乙地
B.B-C-D段表示慢車先加速后減速最后到達甲地
C.快車的速度為166$\frac{2}{3}$km/h
D.慢車的速度為125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
A.5$\sqrt{3}$-2$\sqrt{3}$=3B.2$\sqrt{2}$×3$\sqrt{2}$=6$\sqrt{2}$C.$\sqrt{3}+2\sqrt{3}$=3D.3$\sqrt{3}$$÷\sqrt{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我市初中畢業(yè)女生體育中考項目有四項,其中“立定跳遠”“800米跑”“肺活量測試”為必測項目,另一項“一分鐘仰臥起坐”“推鉛球(3公斤)”中選一項測試.求甲、乙、丙三位女生從“一分鐘仰臥起坐”或“推鉛球(3公斤)”中選擇同一個測試項目的概率是$\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AB∥CD,AF⊥AB,∠C=120°,則∠EAF的度數(shù)為( 。
A.30°B.40°C.50°D.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1)問題發(fā)現(xiàn)
如圖1,在Rt△ABC中,∠A=90°,$\frac{AB}{AC}$=1,點P是邊BC上一動點(不與點B重合),∠PAD=90°,∠APD=∠B,連接CD.
填空:①$\frac{PB}{CD}$=1;②∠ACD的度數(shù)為45°.
(2)拓展探究
如圖2,在Rt△ABC中,∠A=90°,$\frac{AB}{AC}$=k.點P是邊BC上一動點(不與點B重合),∠PAD=90°,∠APD=∠B,連接CD,請判斷∠ACD與∠B的數(shù)量關系以及PB與CD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并說明理由.
(3)解決問題
如圖3,在△ABC中,∠B=45°,AB=4$\sqrt{2}$,BC=12,P是邊BC上一動點(不與點B重合),∠PAD=∠BAC,∠APD=∠B,連接CD.若PA=5,請直接寫出CD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