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ABC中,AB=AC,BC=8,當S△ABC=20時,tanB的值為( 。
A.$\frac{5}{4}$B.$\frac{4}{5}$C.$\frac{3}{4}$D.$\frac{4}{3}$

分析 作出輔助線AD⊥BC,構造出直角三角形,用面積求出AD,最后用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即可.

解答 解:如圖,

作AD⊥BC,
∵BC=8,S△ABC=20,
∴S△ABC=$\frac{1}{2}$×BC×AD=$\frac{1}{2}$×8×AD=20,
∴AD=5,
∵AB=AC,AD⊥BC,
∴∠ADB=90°,BD=$\frac{1}{2}$BC=4,
∴tanB=$\frac{AD}{BD}$=$\frac{5}{4}$,
故選A

點評 此題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直角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解本題的關鍵是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的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計算:$\sqrt{15}$×$\sqrt{15}$÷$\sqrt{5}$=3$\sqrt{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觀察圖中圖形的構成規(guī)律,根據(jù)此規(guī)律,第6個圖形中有37個圓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如圖,在△ABC中,AB=10,AC=8,點D在邊AB上,∠ACB=∠ADC,則AD的長為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已知⊙O的直徑為8cm,A、B、C三點在⊙O上,且∠ACB=30°,則AB長為( 。
A.3cmB.4cmC.2$\sqrt{2}$cmD.2$\sqrt{3}$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1,將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紙片ABC和DEC的頂點C重合放置,點D和E分別在邊AC和BC上,其中∠C=90°,AC=BC,DC=EC.
(1)操作發(fā)現(xiàn):
如圖2,固定△ABC,使△DEC繞點C順時針旋轉45°,點D恰好落在AB邊上,填空:
①線段DE與AC的位置關系是DE∥AC;
②設△BDC面積為S1,△AEC的面積為S2,則S1與S2的數(shù)量關系是S1=S2
(2)猜想論證:
當△DEC繞點C繼續(xù)旋轉到如圖3所示的位置時,小明猜想(1)中S1與S2的數(shù)量關系仍然成立,并嘗試分別作出了△BDC和△AEC中BC,AC邊上的高DM,EN,請你證明小明的猜想.
(3)拓展探究:
已知∠ABC=60°,點D是∠ABC平分線上一點,BD=CD=4,DE∥AB交BC于點E(如圖4),若在射線BA上存在點F,使S△DCF=S△BDE,請直接寫出相應的線段BF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如圖,在△ABC中,AB=AC,BD⊥AC于點D,∠A=40°,則∠CBD的度數(shù)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B=120°,∠D=50°,將∠C向內折出一個△PRC′,恰好使C′P∥AB,C′R∥AD,則∠C的度數(shù)是( 。
A.80°B.85°C.95°D.1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1,在Rt△ABC中,∠B=90°,∠CAB=30°,AC⊥x軸,頂點A(10,0),頂點B(5,5$\sqrt{3}$).點P從點A出發(fā),沿A→B→C的方向勻速運動,同時點Q從點D(0,2)出發(fā),沿y軸正方向以相同速度運動,當點P到達點C時,兩點同時停止運動,設運動的時間為t秒.
(1)當點P在AB上運動時,△OPQ的面積S與時間t(秒)之間的函數(shù)圖象為拋物線的一部分(如圖2),求點P的運動速度;
(2)求題(1)中面積S與時間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及面積S取最大值時,點P的坐標;
(3)如果點P,Q保持題(1)中的速度不變,當t取何值時,PO=PQ?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