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1.將某植物的大小相似的綠色葉片分組進行如下實驗:實驗前先稱出葉片的重量(各組均相等),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暗處理1小時,測其重量變化;立刻再光照1小時(光強度等條件相同),再測其重量變化.結果如下,則在哪一溫度條件下,每小時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量最多(  )
組別1234
溫度27℃28℃29℃30℃
暗處理后的重量變化(mg)*-2-2.5-3-3.5
光照后的重量變化(mg)*+3.5+3+2.5+2
重量變化(mg)*指與已知實驗前的重量進行比較
A.27℃B.28℃C.29℃D.30℃

分析 根據題干中“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暗處理1小時,測其重量變化;立刻再光照1小時(光強度等條件相同),再測其重量變化”可知:先暗處理說明暗處理時質量減輕代表的是呼吸作用的量,再光照1小時,由于在光照下既進行光合作用又進行呼吸作用,所以在計算真正的光合作用的時候需要加上2個小時的呼吸作用的量.

解答 解:光照后氧氣產生量最多指真正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量最多,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量為真正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量=凈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量.
第1組:27℃時,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總量=4mg,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量=3.5+4=7.5mg;
第2組:28℃時,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總量=5mg,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量=3+5=8mg;
第3組:29℃時,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總量=6mg,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量=2.5+6=8.5mg;
第4組:30℃時,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總量=7mg,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量=2+7=9mg.
因此,每小時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量最多的是第4組葉片,溫度為30℃.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分析表格的能力以及理解應用能力,難度適中.重點理解表格中暗處理后的重量變化可表示1h的呼吸作用消耗;光照后的重量變化表示進行1h的光合作用,2h的呼吸作用后的重量變化,由此可以計算光合作用強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有關細胞中“一定”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一定不是原核生物  ②呼吸作用一定在線粒體中進行 ③光合作用一定在葉綠體中進行  ④所有生物的蛋白質一定是在核糖體上合成  ⑤有中心體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⑥以RNA為遺傳物質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A.①④⑤B.①③⑤C.①⑤⑥D.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表示處于不同生理狀態(tài)的三個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請回答:
(1)原生質層包括①②⑤幾部分(填標號)
(2)若將細胞a置于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再放入清水中,則細胞的變化是A
A.a→b→c→b→a          B.a→b→a→c
C.a→b→c                D.a→c→b→a
(3)若圖中a,b,c是處于三種不同濃度溶液的三個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那么它們的外界溶液濃度的比較依次為c>b>a.
(4)若圖中a,b,c是處于同一溶液的三種成熟植物細胞,那么它們的細胞液的濃度依次為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為物質出入細胞的三種方式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利用載體蛋白出入細胞的運輸方式是圖①和③(填數字).
(2)甲、乙兩種運輸方式合稱為被動運輸.
(3)可能代表氧氣轉運方式的是圖② (填數字);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方式是圖①(填數字).
(4)從細胞膜的功能特性看,它是選擇透過性膜.
(5)某科學家在研究細胞膜運輸物質時發(fā)現有下列四種關系,分別用以下四種曲線表示在研究物質X時,發(fā)現與曲線②和④相符,試問:細胞膜運輸物質X的方式是A

A.主動運輸       B.自由擴散      C.內吞和外排      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小麥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抗。═)對不抗。╰)為顯性,兩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用高稈抗病與矮稈不抗病兩個純合品種作親本,在F2中選育矮稈抗病類型,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選育類型中所占的比例為( 。
A.$\frac{1}{3}$B.$\frac{1}{16}$C.$\frac{3}{16}$D.$\frac{4}{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是某種群數量的變化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前10年,種群的數量不斷增長
B.第15年時,種群數量達到最低值
C.第20年時,種群數量恢復到A點時的水平
D.第15到20年,該種群的數量變化符合“J”型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某植物的突變類型可產生有毒的生物堿,導致食用它的某種昆蟲死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植物的此種突變類型對昆蟲的變異具有定向選擇的作用
B.如果昆蟲沒有產生適應植物突變的變異,可能導致其滅絕
C.昆蟲對此種植物的選擇作用,可能導致毒性突變的基因頻率增加
D.該突變類型使得植物產生了新的有利性狀,該植物群體必將進化為一個新的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表示科學家利用蠑螈的受精卵進行橫縊的實驗過程,相關敘述最合理的是( 。
A.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遺傳
B.細胞核與細胞的分裂和分化密切相關
C.只有細胞核或只有細胞質的細胞均可進行分裂,但速度不同
D.只有細胞核或只有細胞質的細胞均可進行分化,但速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正確的操作順序應是( 。
①把裝片放在載物臺上,使標本位于低倍物鏡的正下方、谘劬膫让孀⒁曃镧R,轉到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至離標本0.5cm處、坜D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苷{節(jié)反光鏡,左眼注視目鏡,使視野明亮、萦米笱圩⒁暷跨R,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直到看見物像;再用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使視野中的物像清晰 ⑥轉動轉換器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咿D動細準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鄬⒁^察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