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圖是某種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可能是下列哪種細胞A.
A.黑藻的葉肉細胞       B.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C.洋蔥根尖細胞         D.藍藻
(2)該細胞內完成能量轉換的細胞器結構有①葉綠體②線粒體;(填序號與名稱,缺一不可)圖中可以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的結構是①②⑨(只填圖中字母)
(3)此細胞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細胞器是①葉綠體和③液泡(填序號與名稱,缺一不可).溶酶體內部含有多種水解酶,請列舉溶酶體的兩種功能:①分解衰老、損傷額細胞器;②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
(4)高等植物細胞之間特有的信息交流方式是可以通過細胞膜上的胞間連絲進行;外來的信號分子作用于該細胞時,首先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受體)結合,引起該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fā)生改變.這一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進行細胞間的信息傳遞的功能.
(5)分離各種細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離心法;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過程,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6)如果用某種藥物處理該細胞,發(fā)現(xiàn)對Ca2+的吸收速率降低,而對其他物質的吸收速率沒有影響,說明這種藥物的作用是抑制(破壞)運輸Ca離子的載體蛋白.

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是某種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其中結構①~⑭依次是葉綠體、線粒體、液泡、細胞質基質、核液、核仁、核膜、核孔、核糖體、細胞膜、細胞壁、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胞間連絲.

解答 解:(1)A、圖示細胞含有葉綠體、液泡和細胞壁等結構,可能是黑藻的葉肉細胞,A正確;
B、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沒有葉綠體,B錯誤;
C、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沒有葉綠體和液泡,C錯誤;
D、藍藻是原核生物,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細胞質中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D錯誤.
故選:A.
(2)該細胞內完成能量轉換的結構有:①葉綠體(能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②線粒體(能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和ATP中的化學能).圖示細胞中①②中具有DNA,能進行轉錄和翻譯,能進行堿基互補配對,⑨核糖體是翻譯場所,是mRNA和tRNA互補配對的場所.
(3)此細胞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細胞器是①葉綠體和③液泡.溶酶體內部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額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
(4)高等植物細胞之間的信息交流可以通過細胞膜上的胞間連絲進行;外來的信號分子作用于該細胞時,首先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糖蛋白)結合,引起該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fā)生改變,這一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進行細胞間信息傳遞的功能.
(5)分離細胞中各種細胞器常用差速離心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常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6)細胞吸收Ca2+的方式是主動運輸,需要能量和載體蛋白,用某種藥物處理該高等動物細胞,發(fā)現(xiàn)對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對其他物質的吸收速率沒有影響,說明這種藥物的作用是抑制(破壞)運輸Ca離子的載體蛋白.
故答案為:
(1)A
(2)①葉綠體②線粒體  ①②⑨
(3)①葉綠體③液泡    水解酶    分解衰老、損傷額細胞器   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
(4)胞間連絲   糖蛋白(受體)  進行細胞間的信息傳遞
(5)差速離心法   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6)抑制(破壞)運輸Ca離子的載體蛋白

點評 本題結合細胞結構示意圖,考查細胞結構和功能、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的異同、物質跨膜運輸方式,要求考生識記細胞中各結構的圖象,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結構的名稱;識記細胞中各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識記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的異同;識記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剑莆掌溆绊懸蛩兀?/p>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長春十一中高二上學期期初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與人體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調節(jié)有關的部分結構及關系。(“+”表示促進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以下描述錯誤的是( )

A.A細胞為下丘腦細胞,①②處效應為抑制作用

B.寒冷、驚嚇會使激素C分泌量增加

C.嚴寒環(huán)境下,激素C分泌量將上升,體內酶的活性上升以增強產(chǎn)熱

D.激素A、B、C分別是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促甲狀腺素、甲狀腺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龍東南高二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采用差速離心法可將④和⑥進行分離,以研究它們各自的功能

B.若要獲得圖乙,需要對實驗材料進行解離、漂洗和染色等處理

C.若圖乙取材于洋蔥根尖,細胞中一般不具有①、③、④結構

D.在有絲分裂實驗中,圖乙a、c所代表的時期光學顯微鏡下一般觀察不到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圖為某高等植物葉肉細胞結構模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①圖中能產(chǎn)生ATP的結構有1、2、5
②1中產(chǎn)生的一分子CO2擴散出來進入2中被利用,穿過的磷脂雙分子層的層數(shù)為3層;
③2與4中都含有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等色素;
④3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主要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為人體體液免疫示意圖,據(jù)圖回答問題:

(1)具有識別抗原能力的是細胞①②③④(填序號).圖中的物質是指抗體,產(chǎn)生該物質的細胞名稱是效應B細胞(或漿細胞),該物質產(chǎn)生后是通過胞吐方式運出細胞的.
(2)機體再次受到同種抗原刺激時,細胞⑤主要依靠細胞④的增殖分化形成的(填序號).
(3)假如抗原是體內的癌細胞,則細胞②增殖分化形成的效應T細胞能將其識別出來并使之凋亡.該免疫過程稱為細胞免疫,它和體液免疫都屬于特異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示為一動物細胞中由30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鏈(合成加工后分泌到細胞外),經(jīng)加工,1號位的甘氨酸(分子式C2H5NO2)被切除,第16與17位氨基酸之間的肽鍵被切斷并生成兩條多肽鏈,兩條多肽鏈進一步通過二硫鍵相連.有關此過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加工后的多肽氧原子數(shù)目比原多肽多了兩個
B.加工后多肽比原多肽多了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
C.此加工過程與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有關
D.原多肽鏈的合成過程生成了29個水分子、加工過程消耗了2個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研究發(fā)現(xiàn)某動物上皮細胞在某種特殊的刺激下可轉化成ips細胞(多能干細胞),而ips細胞又可分化成神經(jīng)細胞、肝臟細胞和肌細胞等多種體細胞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細胞分化應具有持久性和可逆性
B.上皮細胞、ips細胞以及其他體細胞的遺傳物質有較大差異
C.ips細胞能分化成多種體細胞,體現(xiàn)了細胞的全能性
D.上皮細胞轉化成ips細胞時,細胞內部分不表達的基因可能會重新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小麥植株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圖1表示在一定CO2濃度、環(huán)境溫度為25℃、不同光照強度條件下測得的小麥葉片的光合作用強度(以CO2吸收量表示).圖2表示小麥在溫度B時光照強度分別為a、b、c、d時單位時間內氣體的變化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曲線中,當光照強度為X點時,葉肉細胞中產(chǎn)生ATP的場所有細胞溶膠、線粒體和葉綠體.
(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jié)到30℃,圖1曲線中a點將向下移動,b點將向右移動.
(3)圖1中C點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強度繼續(xù)上升的環(huán)境因素是二氧化碳濃度,依此原理,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可采用施有機肥、合理密植(具體措施)提高小麥產(chǎn)量.
(4)圖2中若小麥在此溫度下長時間光照強度為b時,是否能正常生長否(是或否).已經(jīng)測得小麥在溫度B、光照強度為d時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為8個單位/小時,為獲取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至少需要設計兩組實驗:一組將小麥置于溫度為B、黑暗條件,測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裝置中放置NaOH溶液,導致裝置壓強變化的原因是呼吸作用吸收氧氣;另一組將生長狀況相同的小麥置于光照強度為d,溫度為B的密閉環(huán)境中,可在裝置中放置碳酸氫鈉溶液或緩沖溶液溶液,所得數(shù)值為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氣與呼吸作用吸收氧氣的差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實驗室內有一群基因突變的老鼠,這些老鼠只要按時喂食并且不讓它們運動,它們就能維持正常,當它們進食后,它們的血糖濃度會輕微上升,然后下降至一個恒定狀態(tài);然而只要讓老鼠運動或禁食一餐,它們的血糖濃度就會迅速下降,進而昏迷.出現(xiàn)上述狀況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胰島B細胞受損B.甲狀腺被切除
C.無法將血糖轉換成肝糖原D.細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