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7.如圖是一種化合物的結構示意圖,請根據(jù)圖解回答下面的問題:
(1)該化合物的具體名稱是三肽,組成該化合物的基本單位的結構特點是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2)該化合物的基本連接鍵是肽鍵,其結構式-C0-NH-.
(3)如果該化合物的基本組成單位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a,則該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a-36,若R1、R2、R3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理論上生物體可以形成203種上圖所示化合物.

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是一種化合物的結構示意圖,該化合物是由3個氨基酸分子(R基團依次是-R1、-R2、-R3)脫去2分子水后形成,稱為三肽.該過程中形成2個肽鍵(-CO-NH-).

解答 解:(1)由以上分子可知,該化合物是由3個氨基酸脫去2分子水后形成的,稱為三肽.組成該化合物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其特點是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2)該化合物的基本連接鍵是肽鍵(-CO-NH-),是由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與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脫去一分子水形成的.
(3)蛋白質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個數(shù)-水的個數(shù)×18=3a-36.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若R1、R2、R3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理論上生物體可以形成203種上圖所示化合物.
故答案為:
(1)三肽     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2)肽鍵-C0-NH-
(3)3a-36           203

點評 本題結合一種化合物的結構示意圖,考查蛋白質的合成--氨基酸脫水縮合,要求考生識記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及特點,掌握氨基酸脫水縮合的過程及相關計算,能運用其延伸規(guī)律進行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觀察細胞質流動的實驗中,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葉綠體(  )
A.繞液泡做定向循環(huán)流動B.繞液泡做不定向循環(huán)流動
C.繞細胞核做定向循環(huán)流動D.繞細胞核做不定向循環(huán)流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1)動植物普遍的儲能物質是脂肪.
(2)脫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區(qū)別表現(xiàn)在五碳糖和含碳堿基.
(3)在玉米細胞(干)中所占比例明顯高于人細胞(干)的元素是氧,發(fā)生這種差異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組成玉米細胞的化合物中糖類較多.
(4)小麥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有機物的含量減少,種類增多,原因是有機物氧化分解釋放能量的同時產生多種中間產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調節(jié),請據(jù)圖回答有關植物激素的問題.

(1)農業(yè)生產中,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作為除草劑,可以除去單子葉農作物田間的雙子葉雜草.甲圖中,可表示單子葉植物受不同濃度生長素類似物影響的是曲線Ⅱ,可選用圖中d
點所對應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作為除草劑.
(2)研究人員用一定濃度的CaCl2和赤霉素對某植物種子胚軸生長的影響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乙圖所示.由圖可知,一定濃度的CaCl2對胚軸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根據(jù)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推測,實驗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時間應在圖中的B點.
(3)將大小相近的同種植物分為①②③三組,分別進行不同的處理,實驗結果如丙圖所示.根據(jù)①③組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頂芽的存在會抑制側芽的生長;繼而將②組結果與①③進行比較,可得出的結論是細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頂芽對側芽的抑制(或“細胞分裂素可緩解頂端優(yōu)勢”).

(4)若棉花幼苗頂芽處的生長素濃度為b,則最靠近頂芽的側芽處生長素濃度應為f
點對應的濃度(用上圖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長情況體現(xiàn)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比較圖中三條曲線,能說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敏感程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下圖1、圖2表示小麥開花數(shù)天后測定種子中幾種物質的變化,請據(jù)圖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構成小麥植株的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種子成熟后期,含水量下降,結合水/自由水的比例上升(上升/下降),進而改變干物質的量,干重的變化主要與C元素密切相關.
(2)小麥成熟過程中糖類物質之間可以發(fā)生轉化,淀粉含量增多,用斐林試劑試劑檢測還原糖的量,還原糖的多少可通過磚紅色沉淀的多少來判斷.
(3)紅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紅薯吃起來比土豆甜.某興趣小組猜測土豆中可能不含淀粉酶,所以淀粉不能被分解成甜度比較高的還原糖.為驗證這一說法,他們進行了相關實驗,請幫助其完成以下實驗.
實驗原理: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為還原糖;
②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反應能生成磚紅色沉淀.
備選材料與用具:去掉淀粉與還原糖的紅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雙縮脲試劑A液,雙縮脲試劑B液,斐林試劑甲液,斐林試劑乙液,蘇丹Ⅲ染液,質量分數(shù)為3%的淀粉溶液,質量分數(shù)為3%的蔗糖溶液等.
實驗步驟:(請補充完整)
第一步
第二步向A、B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質量分數(shù)為3%的淀粉、水浴加熱至60℃的水溶液中,水浴保溫5min
第三步將等量(或等體積)的斐林試劑甲液和斐林試劑乙液注入C試管混合均勻后,向A、B試管中各加入2mL,然后50℃~65℃恒溫水浴2 min
實驗結果預測:該實驗最可能的結果是A試管內液體為藍色,B試管內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圖甲表示三個神經元及其聯(lián)系,其中-○-<表示從樹突到胞體,再到軸突及末梢(即一個完整的神經元模式圖);圖乙表示突觸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據(jù)圖回答:

(1)圖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經支配的小腿肌肉,則③稱為神經中樞.
(2)若刺激圖甲中b點,圖中acde點可產生興奮.
(3)由圖乙中可看出一個神經元的突觸小體與下一個神經元的細胞體膜或樹突膜相接觸而形成突觸,圖甲中共有突觸3個
(4)突觸小體產生的神經遞質是由細胞中的突觸小泡分泌,并通過突觸前膜釋放到突觸間隙中,該過程體現(xiàn)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流動性.
(5)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相應神經遞質結合,會引起圖乙中B細胞興奮或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表示細胞內某些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關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圖中X、Y、Z、P分別為構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X是葡萄糖,I在小麥種子中主要是指淀粉.
(2)圖中Z是核糖核苷酸,使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現(xiàn)紅色.
(3)由P形成Ⅳ的過程名稱是脫水縮合.Ⅳ具有多樣性的原因從p上分析是由于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的不同;
(4)Ⅱ的組成元素包括C H O N P,Y的結構簡式為
Ⅱ的結構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使其能作為一種防偽標志.舉例說明目前其技術除了在辨認尸體方面的應用還有哪些應用?制作基因身份證 偵查罪犯 親子鑒定 確認生物之間親緣關系遠近 研究生物進化
(5)構成細胞的化合物中,隨著年齡增長明顯減少的主要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是植物體最重要的生命活動.如圖為一簡單過程示意圖,其中對圖示內容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是③②,代表細胞呼吸的是①④
B.圖中X物質代表三碳化合物,Y物質代表丙酮酸
C.圖中②③過程發(fā)生在葉綠體內,①④過程發(fā)生在線粒體內
D.在動物細胞內不可能同時發(fā)生①②③④四個生理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大腸桿菌中的一種叫做EcoRI的限制酶能專一識別的DNA序列是( 。
A.GTTCAAB.CAAGTTC.GAATTCD.GGATC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