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轉基因生物有可能成為“外來物種”,影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 |
B. | 轉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本身來源于自然界,故不存在“基因污染”的問題 | |
C. | 抗除草劑基因有可能通過花粉傳播進入雜草,從而產生“超級雜草” | |
D. | “基因污染”有可能會從一種生物擴散到其它多種生物物種 |
分析 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問題:食物安全(滯后效應、過敏源、營養(yǎng)成分改變)、生物安全(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環(huán)境安全(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影響).
生物安全:①轉基因植物擴散到種植區(qū)外變成野生種或雜草,②轉基因植物競爭能力強,可能成為“入侵的外來物種”,③轉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與細菌或病毒雜交,重組出有害的病原體,④可能使雜草成為有抗除草劑基因的“超級雜草”.
解答 解:A、轉基因植物競爭能力強,可能成為“入侵的外來物種”,影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A正確;
B、轉基因植物存在“基因污染”問題,B錯誤;
C、抗除草劑基因有可能通過花粉傳播進入雜草,使之成為“超級雜草”,C正確;
D、“基因污染”會通過花粉等擴散到其他物種,D正確.
故選:ACD.
點評 本題考查對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問題的認識,深入認識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問題是正確解答該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內環(huán)境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 | |
B. | 血漿滲透壓主要與Na+和Cl-有關 | |
C. | 人體體溫維持在37℃由垂體調節(jié) | |
D. | HCO3-、HPO42-是維持pH的緩沖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次數 指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A | 0.45 | 0.44 | 0.45 | 0.55 | 0.55 | 0.52 | 0.50 | 0.46 | 0.45 |
B | 0.31 | 0.31 | 0.30 | 0.30 | 0.60 | 0.62 | 0.38 | 0.33 | 0.31 |
C | 0.23 | 0.23 | 0.23 | 0.18 | 0.17 | 0.16 | 0.22 | 0.23 | 0.23 |
A. | 表中指標A、B、C依次為皮膚血流量、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含量 | |
B. | 實驗中A先增加,B后增加,最終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這屬于分級調節(jié) | |
C. | 當小鼠從25℃環(huán)境移到0℃環(huán)境中時,此時的體溫調節(jié)方式屬于神經調節(jié) | |
D. | 根據實驗數據,可推測出13min時小鼠的產熱速率大于26min時小鼠的產熱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細胞含有四個中心粒和四條染色體 | |
B. | 丙到乙的過程中遺傳物質加倍 | |
C. | 甲、丙細胞中染色單體和核DNA分子數相等,乙細胞中染色體數和核DNA分子數相等 | |
D. | 對丙細胞,從垂直于赤道板的細胞的一極觀察,染色體散亂的排布在一個平面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線粒體和葉綠體都含有少量的核酸 | |
B. | 藍藻沒有葉綠體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 |
C. | 線粒體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葉綠體類囊體堆疊形成基粒 | |
D. | 線粒體和葉綠體均為雙層膜結構,其內含有相同種類的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神經興奮無法傳遞,肌肉癱瘓 | B. | 突觸后神經元持續(xù)興奮 | ||
C. | 突觸后神經元膜外電位由正變負 | D. | 肌肉持續(xù)痙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激素①分泌增加時,激素②分泌會減少 | |
B. | 激素②分泌增加時,激素③分泌會減少 | |
C. | 激素③分泌增加時,激素①分泌會減少 | |
D. | 激素②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汕頭高中高二教學質量監(jiān)測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生物興趣小組以帶有落葉的表層土壤(深5cm左右)為實驗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適宜溫度下的分解作用,對土壤處理情況見下表。與此有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1組 | 2組 | 3組 | 4組 | |
土壤處理 | 滅菌 | 不滅菌 | 滅菌 | 不滅菌 |
濕潤 | 濕潤 | 較干燥 | 較干燥 |
A.探究的問題是不同土壤濕度條件下,土壤微生物對落葉的分解作用
B.預期結果是1、3組的落葉不被分解,2、4組中的落葉被不同程度的分解
C.為了控制實驗中的無關變量,作為實驗材料的落葉也應進行滅菌處理
D.該實驗的自變量為土壤是否滅菌處理,實驗中的對照組是1和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