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4.圖甲是縮手反射的相關結構,圖乙是圖甲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圖,圖丙表示三個神經元及其聯(lián)系.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f表示的結構是感受器,圖乙是圖甲中d(填字母)的亞顯微結構放大模式圖,圖乙中的B是下一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
(2)圖乙中神經遞質由A細胞合成,經過內質網、高爾基體包裝加工,形成突觸小泡,突觸小泡再與突觸前膜融合,通過A細胞的胞吐作用,進入突觸間隙,B中有接受A中物體的受體,它的化學本質是糖蛋白,A中物質的釋放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
(3)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相應神經遞質結合,引起B(yǎng)細胞產生興奮,使突觸后膜的電位發(fā)生變化.
(4)圖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經支配的小腿肌肉,則③稱為神經中樞.
(5)若刺激圖丙中b點,該處神經纖維膜外的電位變化是由正電位變?yōu)樨撾娢,原因是鈉離子外流.刺激圖丙中b點時,圖中a、c、d、e點可產生興奮,圖丙中共有突觸3個.

分析 人體神經調節(jié)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構成,興奮在反射弧上單向傳遞,興奮在突觸處產生電信號到化學信號再到電信號的轉變.據(jù)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甲圖中由于e上有神經節(jié),所以e為傳入神經、f表示感受器;乙圖是突觸結構,為甲圖中d的亞顯微結構放大模式圖,神經元的末梢經過多次分支,最后每個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狀或球狀叫做突觸小體;突觸前膜是神經元的軸突末梢,突觸后膜是神經元胞體膜或樹突膜.
(2)神經遞質合成后需要經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包裝,突觸小泡和突觸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此種方式是胞吐,突觸后膜上與神經遞質特異性結合的受體的本質是糖蛋白,神經遞質的釋放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
(4)丙圖中由于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經支配的小腿肌肉,所以③為神經中樞.
(5)刺激b點,由于鈉離子外流,受刺激部位的膜外電位變化為由正電位變?yōu)樨撾娢唬捎谂d奮在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所以刺激b點,發(fā)生興奮的點有a、c、d、e.圖丙中共有3個突觸.
故答案為:
(1)感受器    d       細胞體或樹突
(2)內質網、高爾基體   突觸前膜   胞吐   糖蛋白   流動性
(3)興奮
(4)神經中樞
(5)由正電位變?yōu)樨撾娢?nbsp;   鈉離子外流      a、c、d、e   3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組成以及興奮的傳導,意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適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定點突變是指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等方法向目的DNA片段中引入特定突變(通常是有利的),包括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等.下列有關點突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點突變可以利用DNA探針進行檢測
B.點突變引起的變異類型屬于基因突變
C.點突變技術可培育具有新性狀的新物種
D.點突變技術可以研究蛋白質結構與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關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用GA(赤霉素類)打破萵苣、土豆和人參種子的休眠
B.用NAA(生長素類似物)促進黃楊、葡萄枝條的生根
C.用乙烯促進香蕉、番茄的果實生長、發(fā)育和成熟
D.用矮壯素(生長延緩劑)可防止棉花徒長,促進結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以下有關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錯誤的是( 。
A.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利于提高作物種植產量
B.大棚種植白天和晚上都應適當升高溫度,有利于產量的提高
C.水稻生產中的適時曬田,有利于增強根系的細胞呼吸
D.北方的農村廣泛的采用密閉的土窖保存果蔬,有利于抑制細胞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
①芽抱和孢子具有繁殖作用,②能促進腎小管對水分重吸收作用是因為原尿滲透壓升高和抗利尿激素升高,③按現(xiàn)代免疫學概念來劃分,給嚴重貧血患者輸同型的紅細胞懸液,這種懸液的紅細胞屬于抗原,④鹿和狼在長期生存斗爭中相互進行選擇,結果發(fā)展了自己的特征.⑤一對同卵雙生的狗間胰臟移植,有兩個胰臟的狗會出現(xiàn)高血糖癥狀,但不排斥.⑥細胞程序死亡是正常的生理過程,但某些細胞在病理條件下也可能發(fā)生程序性死亡,如某些病毒感染的細胞.
A.①②③⑥B.②⑤④⑥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關于細胞呼吸產物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
A.將酵母細胞破碎得到勻漿,在無氧條件下向其中加入葡萄糖無法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B.將酵母細胞線粒體單獨完整分離出來,在有氧條件下向其中加入葡萄糖無法產生水和二氧化碳
C.將酵母細胞破碎得到勻漿,在無氧條件下向其中加入丙酮酸,可以產生大量酒精和二氧化碳
D.將酵母細胞線粒體單獨完整分離出來,在無氧條件下向其中加入丙酮酸,可以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但不能產生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遼寧省高三上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個男子把X染色體上的某一突變基因傳給他的孫女的概率是

A.1/2 B.1/4 C.1/8 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遼寧省高三上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哪一項不是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方式

A.高等植物細胞之間通過胞間連絲相互連接

B.高等植物細胞放入濃蔗糖溶液中發(fā)生質壁分離

C.精子和卵細胞相互接觸完成受精作用

D.胰島細胞形成的胰島素通過血液運輸作用于組織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生產者的遺體、殘枝、敗葉中的能量無法再被利用
B.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和物質可循環(huán)利用
C.蜜蜂發(fā)現(xiàn)蜜源時,就會通過“跳舞”動作“告訴”同伴去采蜜,屬于物理信息
D.硝化細菌能利用某些無機物氧化過程中釋放的能量,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為有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