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圖示模型為有關生理結構或過程,下列敘述與其相符合的是( 。
A.若圖示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則B為脊髓,B中只有一個突觸結構
B.若圖示為基因的表達過程,則①為翻譯,②為轉錄
C.若圖示為減數(shù)分裂過程,則A可代表卵原細胞,B為第一極體,C為第二極體和卵細胞
D.若A代表骨髓造血干細胞,B代表T細胞,C代表癌細胞,則①②代表細胞分化過程

分析 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jīng)、神經(jīng)中樞、傳出神經(jīng)、效應器五部分.

解答 解:A、膝跳反射為簡單的反射活動,僅包括兩個神經(jīng)元,B中只有一個突觸結構,神經(jīng)中樞位于脊髓,A正確;
B、若圖示為基因的表達過程,則①為轉錄,②為翻譯,B錯誤;
C、若圖示為減數(shù)分裂過程,則A可代表卵原細胞,B為次級卵母細胞,C為第二極體和卵細胞,或B為第一極體,C為兩個第二極體,C錯誤;
D、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發(fā)生基因突變轉化而來的,不屬于分化過程,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反射弧的組成及功能、基因的表達、細胞的分化、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的網(wǎng)絡結構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貴州省遵義市高二10月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體內(nèi)含有多種多樣的蛋白質(zhì),每種蛋白質(zhì)

A.都含有20種氨基酸

B.都是在細胞內(nèi)發(fā)揮作用

C.都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圖是突觸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分析此圖回答問題:
(1)突觸小泡中的物質(zhì)是神經(jīng)遞質(zhì).
(2)在突觸小泡內(nèi)物質(zhì)的分泌過程中,體現(xiàn)了細胞膜怎樣的結構特點一定的流動性.突觸間隙中的液體屬于內(nèi)環(huán)境成分中的組織液.
(3)突觸后膜上發(fā)生的信號轉換過程是化學信號→電信號.由此可知興奮在兩個神經(jīng)元間的傳遞的方向是單向的,其原因是神經(jīng)遞質(zhì)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
(4)青蛙在冬眠時,對外界刺激幾乎沒有反應主要是低溫影響了線粒體內(nèi)酶的活性,從而影響到突觸小泡內(nèi)物質(zhì)的分泌.
(5)由圖可看出一個神經(jīng)元的突觸小體與下一個神經(jīng)元的胞體膜或樹突膜相接觸而形成突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表格所示是兩種細胞所具有的特征.從表格中給出了的特征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特征細胞Ⅰ細胞Ⅱ
細胞壁
核糖體
成形的細胞核
光合作用
細胞呼吸
A.細胞Ⅰ是原核細胞,可能是藍藻,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含有葉綠體
B.細胞Ⅱ是真核細胞,可能是人的皮膚細胞
C.兩種細胞的細胞壁具有相同的組成成分
D.細胞Ⅰ表示的生物是自養(yǎng)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科學,下列有關實驗操作和敘述不正確的是( 。
①科研上鑒別細胞死活可用臺盼藍染色,凡是活的動物細胞會被染成藍色;
②在高倍物鏡下觀察細胞,調(diào)焦時只能使用細準焦螺旋 
③還原糖組織樣液在加入斐林試劑后呈無色,在加熱后變成磚紅色
④用鹽酸處理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有利于健那綠對線粒體的染色
⑤脂肪鑒定中50%的酒精是為了溶解組織中的油脂
⑥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和“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都需要水浴加熱或保溫
⑦換用高倍鏡觀察細胞時,為增加視野亮度可使用較大光圈 
⑧用黑藻葉片觀察質(zhì)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時,葉綠體的存在不會干擾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
A.有兩項B.有三項C.有四項D.有五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擬南芥由于其植株小、結實多、生命周期短、基因組簡單、遺傳操作簡便,近四十年來由田野里不起眼的小草成為植物研究領域最耀眼的明星.如圖甲、乙是擬南芥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過程示意圖.Ⅰ~Ⅶ代表物質(zhì),①~③代表過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中的H2O、CO2消耗的場所分別是類囊體膜(葉綠體基粒)、葉綠體基質(zhì).乙圖中CO2產(chǎn)生于第②階段(填圖中序號).
(2)與馬鈴薯塊莖細胞在缺氧時的代謝相比,乙圖特有的步驟是②③(填序號),馬鈴薯塊莖細胞在缺氧時的代謝產(chǎn)物是乳酸.
(3)研究者用儀器檢測擬南芥葉片在光-暗轉換條件下CO2吸收量的變化,每2s記錄一個實驗數(shù)據(jù)并在圖丙中以點的形式呈現(xiàn).
①圖丙中顯示,擬南芥葉片在照光條件下,CO2吸收量集中在0.2~0.6μmol•m-2•s-1范圍內(nèi),在300s時CO2釋放量達到2.2μmol•m-2•s-1.由此得出,葉片的真正光合速率大約是2.4~2.8μmol CO2•m-2•s-1
②為證明葉片在光下呼吸產(chǎn)生的CO2中的碳元素一部分來自葉綠體中的五碳化合物,可利用14C同位素示蹤(同位素示蹤、同位素標記)技術進行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若測定A、B兩種植物的葉片在不同溫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結果如下圖所示.對照實驗是在30℃時進行的.下列錯誤的是(  )
A.A、B兩種植物中,最可能原產(chǎn)于熱帶地區(qū)的是B
B.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氣溫由40℃升至45℃的過程中,植物B的葉綠體中ATP的合成速率降低
C.對A、B植物而言,相對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對高溫較為敏感,導致植物A受熱致死的臨界溫度是57℃左右
D.水果在生長季節(jié)如果長期處于不致死的高溫環(huán)境中,甜度會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圖甲表示一雄性哺乳動物體內(nèi)細胞的某些生命活動.請據(jù)圖回答相關問題:

(1)a是動物體內(nèi)仍然保留著的少數(shù)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細胞,這一類細胞被稱為干細胞.若要研究e圖細胞內(nèi)各種細胞器的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將這些細胞器分離出來,常用的方法是差速離心法.
(2)圖C含有的染色體組數(shù)是4,f細胞中含有RNA的結構有細胞核、線粒體、核糖體.
(3)若圖乙是上述細胞的核DNA變化的相對值,則基因重組發(fā)生在階段GH(用字母表示).若在A點將核DNA帶上同位素標記后放在不含同位素標記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則在GH段可檢測到有放射性的脫氧核苷酸鏈占$\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在生物體內(nèi)含量極少,但對維持生物體正常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
A.Fe、Mn、CB.Zn、Cu、NC.O、Mn、CuD.Cu、B、M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