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7.圖示①~⑥表示為某轉基因小鼠培育的相關過程.請回答:

(1)過程①注射的A物質是促性腺激素,目的是使供體母鼠超數排卵.
(2)過程③把目的基因和運載體連接需要在DNA連接酶的催化下完成,過程④常用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
(3)取自公鼠附睪中的精子需放入人工配置的獲能液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才可進行體外受精.
(4)圖中過程⑥稱為胚胎移植,為使代孕母鼠與供體母鼠生殖器官的生理變化相同,此前需對代孕母鼠作同期發(fā)情處理.
(5)蛋白質水平檢測目的基因的表達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抗原-抗體雜交.采用胚胎分割移植的方法可獲得較多基因組成相同的轉基因小鼠,操作時需選擇發(fā)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進行.若選用囊胚期的胚胎,需特別注意要將內細胞團均等分割.
(6)轉基因小鼠因含有一個攜帶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故可看作是雜合子.理論上,轉基因小鼠相互雜交后代中,轉基因性狀消失的小鼠占總數的$\frac{1}{4}$.

分析 1、試管動物技術是指通過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體外條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過培養(yǎng)發(fā)育為早期胚胎后,再經移植后產生后代的技術.
2、胚胎移植指將雌性動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過體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種的、生理狀態(tài)相同的其他雌性動物的體內,使之繼續(xù)發(fā)育為新個體的技術. 基本程序:對供體和受體的選擇和處理(同期發(fā)情處理,超數排卵處理)、配種或進行人工授精、對胚胎的收集檢查培養(yǎng)或保存、進行胚胎移植.
3、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礎(1)供體與受體相同的生理變化,為供體的胚胎植入受體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環(huán)境;(2)胚胎在早期母體中處于游離狀態(tài),這就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3)子宮不對外來胚胎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這為胚胎在受體內的存活提供了可能.(4)胚胎遺傳性狀不受受體任何影響. 
4、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機械方法將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分、4等分或8等分等,經移植獲得同卵雙胚或多胚的技術.來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動物無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

解答 解:(1)過程①對供體用促性腺激素處理,使其超數排卵,才可以公鼠交配.
(2)過程③是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此過程需要用同一種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運載體,是它們露出相同的末端,再用DNA連接酶連接目的基因和運載體.此過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過程④是轉化重組質粒,受體細胞是動物細胞,常用顯微注射法.
(3)精子需要獲能后,才可以受精.因此,取自公鼠附睪中的精子需放入人工配置的獲能液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
(4)過程⑥是篩選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小鼠胚胎,胚胎移植到受體中.對于受體母鼠接受胚胎,必須要求與供體生理狀況相同,所以需同期發(fā)情處理.
(5)蛋白質水平檢測目的基因的表達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抗原-抗體雜交.采用胚胎分割移植操作時需選擇發(fā)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進行.若選用囊胚期的胚胎,需特別注意要將內細胞團均等分割,以防影響胚胎后期發(fā)育.
(6)理論上,轉基因小鼠是雜合子,相互雜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并比例為3:1,其中$\frac{1}{4}$為隱性純合子,即轉基因性狀消失的小鼠.
故答案為:
(1)促性腺激素   超數排卵
(2)DNA連接酶   顯微注射法
(3)獲能液
(4)胚胎移植   同期發(fā)情
(5)抗原-抗體雜交   桑椹胚   內細胞團均等分割
(6)$\frac{1}{4}$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了胚胎移植、胚胎切割和基因工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理論聯(lián)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學問題的能力和從題目所給的圖形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科學家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將毒蛋白基因轉入棉花植株并獲得成功表達.棉鈴蟲吃了這種轉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會死亡.花粉管通道法是指:利用植物花粉萌發(fā)時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將毒蛋白基因送入胚囊,進而導入尚不具備細胞壁的合子或早期胚體細胞中,借助天然的種胚系統(tǒng),形成含有目的基因的種胚.請回答下列問題:
(1)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剪刀”是指限制酶;常用的“針線”是指DNA連接酶.
(2)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將毒蛋白基因導入棉花細胞,此過程是基因工程操作步驟中的第三步,即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又稱為轉化 獲取目的基因時,如果基因比較小,核苷酸序列已知已知,則可以通過DNA合成儀用化學方法直接合成.
(3)該目的基因在導入受體細胞前需要與載體結合,目前經常使用的載體是質粒,重組的該結構除了目的基因之外,還有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和復制原點等結構.這是基因工程操作步驟中的第二步,該步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4)基因工程操作的第四步是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其中分子水平的檢測又分三步:首先要檢測轉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采用的技術是DNA分子雜交技術;其次還要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出了mRNA,方法同樣是采用分子雜交技術;最后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方法是抗原-抗體雜交.
(5)為了使毒蛋白只出現(xiàn)在棉花葉肉細胞中,在進行基因工程第二步時應該加上葉肉蛋白基因啟動子等調控組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將源自同品系小鼠的癌細胞和正常成纖維細胞融合,所獲雜種細胞的后代只要保留成纖維細胞的某些染色體就可表現(xiàn)為正常表型,但若這些染色體丟失則會重新惡變?yōu)榘┘毎铝袛⑹霾徽_的是( 。
A.雜種細胞的后代保留的成纖維細胞的某些染色體上有抑制細胞惡性增殖的基因
B.利用滅活病毒可以誘導動物細胞融合
C.雜種細胞重新惡變后將失去接觸抑制現(xiàn)象
D.染色體數目的變異會抑制細胞的癌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由胰腺合成的胰蛋白酶原,可在腸激酶的作用下形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其過程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腸激酶通過識別胰蛋白酶原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以發(fā)揮效應
B.胰蛋白酶比胰蛋白酶原少了5個肽鍵
C.胰蛋白酶原和胰蛋白酶氨基酸數目不同,但空間結構相同
D.用胰蛋白酶及等量的胃蛋白酶分別在37℃、pH=7的條件下處理同樣大小的蛋白塊時,前者消失的較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為人工培養(yǎng)的肝細胞中DNA含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據圖判斷正確的是( 。
A.細胞周期時長為14小時B.染色體數量倍增發(fā)生在Ⅱ段
C.Ⅱ段可觀察到高度螺旋化的染色體D.核仁、核膜消失最可能發(fā)生于Ⅲ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于森林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土壤動物群落也存在分層現(xiàn)象
B.單位面積中某物種的個體數量多少稱物種豐富度
C.互利共生、捕食和競爭等可以出現(xiàn)在森林群落中
D.森林中喬木層的疏密程度會影響草本層的水平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圖為科學家在某一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開展了輕度、中度、重度入侵區(qū)的群落植物多樣性調查(結果如圖1).同時對輕度入侵區(qū)的能量流動進行了研究(結果如圖 2).

(1)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豐富度,其隨入侵程度的增加而減。囟热肭謪^(qū)植物物種數變化較小的原因是已形成以入侵物種為優(yōu)勢的穩(wěn)定群落(該群落中入侵物種占絕對優(yōu)勢).調查說明外來物種的入侵能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該入侵物種能分泌化學物質抑制其它植物生長發(fā)育,同時能引起昆蟲和動物拒食.入侵物種與本地植物之間構成競爭關系,信息傳遞能夠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
(3)研究發(fā)現(xiàn),經濟植物黑麥草能抑制該入侵物種的生長.為了解其抑制機制,進行如下實驗:
①用完全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黑麥草幼苗;
②取一定量培養(yǎng)過黑麥草的營養(yǎng)液加入用于培養(yǎng)該入侵物種幼苗的完全營養(yǎng)液中作為實驗組,對照組加入等量的該入侵物種幼苗的完全營養(yǎng)液.
③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觀察并比較兩組入侵物種幼苗的長勢.
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黑麥草根部是否分泌抑制該入侵物種生長的物質
(4)在研究能量流動時,可通過標志重捕法調查初級消費者田鼠種群密度. 初級消費者到次級消費者的能量傳遞效率是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ATP是細胞內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回答下列問題:
(1)ATP的合成一般與放能反應相關聯(lián),生物體對ATP的需求較大,細胞內ATP的含量較少(填“較大”或“較少”),能滿足生物體對ATP的需求的主要原因是ATP與ADP的轉化速率較快.
(2)植物葉肉細胞內合成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葉綠體,其中細胞質基質是活細胞產生ATP共有場所.
(3)利用“熒光素一熒光素酶生物發(fā)光法”對市場中臘肉含細菌多少進行檢測步驟如下:
第一步:將臘肉研磨后離心處理,取一定量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計(測定發(fā)光強度的儀器)反應室內,加入適量的熒光素和熒光素酶,在適宜條件下進行反應;
第二步:記錄發(fā)光強度并計算ATP含量;
第三步:測算出細菌數量.
①熒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熒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熒光素并且發(fā)出熒光.
②根據發(fā)光強度可以計算出生物組織中ATP的含量,原因是發(fā)光強度與ATP含量成正比(填“正比”或“反比”).
③根據ATP含量進而測算出細菌數量的依據是每個細菌細胞中ATP含量大致相同且相對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關于組成生物體細胞的化學元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組成生物體的最基本元素是C
B.占人體細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氧
C.HIV(艾滋病病毒)和大腸桿菌一定都含有C、H、O、N、P
D.Cu、Mn、Fe、B一定都是組成生物體的微量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