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試管動物技術是指通過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體外條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過培養(yǎng)發(fā)育為早期胚胎后,再經移植后產生后代的技術.
2、胚胎移植指將雌性動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過體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種的、生理狀態(tài)相同的其他雌性動物的體內,使之繼續(xù)發(fā)育為新個體的技術. 基本程序:對供體和受體的選擇和處理(同期發(fā)情處理,超數排卵處理)、配種或進行人工授精、對胚胎的收集檢查培養(yǎng)或保存、進行胚胎移植.
3、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礎(1)供體與受體相同的生理變化,為供體的胚胎植入受體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環(huán)境;(2)胚胎在早期母體中處于游離狀態(tài),這就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3)子宮不對外來胚胎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這為胚胎在受體內的存活提供了可能.(4)胚胎遺傳性狀不受受體任何影響.
4、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機械方法將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分、4等分或8等分等,經移植獲得同卵雙胚或多胚的技術.來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動物無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
解答 解:(1)過程①對供體用促性腺激素處理,使其超數排卵,才可以公鼠交配.
(2)過程③是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此過程需要用同一種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運載體,是它們露出相同的末端,再用DNA連接酶連接目的基因和運載體.此過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過程④是轉化重組質粒,受體細胞是動物細胞,常用顯微注射法.
(3)精子需要獲能后,才可以受精.因此,取自公鼠附睪中的精子需放入人工配置的獲能液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
(4)過程⑥是篩選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小鼠胚胎,胚胎移植到受體中.對于受體母鼠接受胚胎,必須要求與供體生理狀況相同,所以需同期發(fā)情處理.
(5)蛋白質水平檢測目的基因的表達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抗原-抗體雜交.采用胚胎分割移植操作時需選擇發(fā)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進行.若選用囊胚期的胚胎,需特別注意要將內細胞團均等分割,以防影響胚胎后期發(fā)育.
(6)理論上,轉基因小鼠是雜合子,相互雜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并比例為3:1,其中$\frac{1}{4}$為隱性純合子,即轉基因性狀消失的小鼠.
故答案為:
(1)促性腺激素 超數排卵
(2)DNA連接酶 顯微注射法
(3)獲能液
(4)胚胎移植 同期發(fā)情
(5)抗原-抗體雜交 桑椹胚 內細胞團均等分割
(6)$\frac{1}{4}$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了胚胎移植、胚胎切割和基因工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理論聯(lián)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學問題的能力和從題目所給的圖形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雜種細胞的后代保留的成纖維細胞的某些染色體上有抑制細胞惡性增殖的基因 | |
B. | 利用滅活病毒可以誘導動物細胞融合 | |
C. | 雜種細胞重新惡變后將失去接觸抑制現(xiàn)象 | |
D. | 染色體數目的變異會抑制細胞的癌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腸激酶通過識別胰蛋白酶原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以發(fā)揮效應 | |
B. | 胰蛋白酶比胰蛋白酶原少了5個肽鍵 | |
C. | 胰蛋白酶原和胰蛋白酶氨基酸數目不同,但空間結構相同 | |
D. | 用胰蛋白酶及等量的胃蛋白酶分別在37℃、pH=7的條件下處理同樣大小的蛋白塊時,前者消失的較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細胞周期時長為14小時 | B. | 染色體數量倍增發(fā)生在Ⅱ段 | ||
C. | Ⅱ段可觀察到高度螺旋化的染色體 | D. | 核仁、核膜消失最可能發(fā)生于Ⅲ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土壤動物群落也存在分層現(xiàn)象 | |
B. | 單位面積中某物種的個體數量多少稱物種豐富度 | |
C. | 互利共生、捕食和競爭等可以出現(xiàn)在森林群落中 | |
D. | 森林中喬木層的疏密程度會影響草本層的水平結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組成生物體的最基本元素是C | |
B. | 占人體細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氧 | |
C. | HIV(艾滋病病毒)和大腸桿菌一定都含有C、H、O、N、P | |
D. | Cu、Mn、Fe、B一定都是組成生物體的微量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