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0.如圖為科學家在某一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開展了輕度、中度、重度入侵區(qū)的群落植物多樣性調查(結果如圖1).同時對輕度入侵區(qū)的能量流動進行了研究(結果如圖2).
(1)群落中物種數(shù)隨入侵物種的入侵程度的增加而減。撊肭治锓N能分泌化學物抑制其它植物,同時能引起昆蟲和動物拒食.可見信息能夠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
(2)研究發(fā)現(xiàn),經濟植物黑麥草能抑制該入侵物種的生長.為了解其抑制機制,進行如下實驗:
①用完全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黑麥草幼苗;
②取一定量培養(yǎng)過黑麥草的營養(yǎng)液加入用于培養(yǎng)該入侵物種幼苗的完全營養(yǎng)液中作為實驗組,對照組加入等量的該入侵物種幼苗的完全營養(yǎng)液.
③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觀察并比較兩組入侵物種幼苗的長勢.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黑麥草根部是否分泌抑制該入侵物種生長的物質.
(3)在調查田鼠種群數(shù)量時,若被標記過的田鼠易被捕食,則估算數(shù)值會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在研究能量流動時,圖2中次級消費者糞便的能量占B的比例為0.初級消費者到次級消費者的能量傳遞效率是3%.

分析 分析圖1:某一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開展了輕度、中度、重度入侵區(qū)的群落植物多樣性調查,圖1表示不同群落物種數(shù)的動態(tài)變化.
分析圖2:某一營養(yǎng)級的同化量=攝入量-糞便量.所以初級消費者同化量為1.05×109-3×108=7.5×108,次級消費者同化量為2.44×107-1.9×106=2.25×107

解答 解:(1)圖中曲線表明其隨入侵程度的增加而減小.入侵物種能分泌化學物質抑制其它植物生長發(fā)育,同時能引起昆蟲和動物拒食,說明入侵物種與本地植物之間構成競爭關系.
(2)實驗設計“取一定量培養(yǎng)過黑麥草的營養(yǎng)液加入用于培養(yǎng)紫莖澤蘭幼苗的完全營養(yǎng)液中作為實驗組,對照組加入等量的培養(yǎng)紫莖澤蘭幼苗的完全營養(yǎng)液可知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黑麥草根部是否分泌抑制紫莖澤蘭生長的物質.
(4)田鼠的活動能力較強,可通過標志重捕法調查初級消費者田鼠種群密度,種群中的個體數(shù)=第一次捕獲數(shù)×第二次捕獲數(shù)/標志后重新捕獲數(shù),標記過的田鼠易被捕食,則估算數(shù)值會偏大.在研究能量流動時,圖2中同化量=攝入量-糞便量,則次級消費者糞便的能量占B的比例為0;所以初級消費者同化量為1.05×109-3×108=7.5×108,次級消費者同化量為2.44×107-1.9×106=2.25×107,初級消費者到次級消費者的能量傳遞效率是2.25×107÷7.5×108=3%.
故答案為:
(1)減小  種間關系
 (2)黑麥草根部是否分泌抑制該入侵物種生長的物質
(4)偏大     0   3%

點評 本題考查生物群落以及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理解種間關系,了解標記重捕法的計算方法,理解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的計算,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為中心法則,其中Ⅰ、Ⅱ分別代表的過程是(  )
A.轉錄、翻譯B.逆轉錄、翻譯C.復制、轉錄D.翻譯、逆轉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實驗中都有前后對照的是( 。
A.魯賓和卡門證明了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B.探究PH對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
C.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
D.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表是探究溫度對酵母菌種群密度(個/mL)影響的實驗結果,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時間/h0246810121416
10℃下培養(yǎng)101013151617181920
20℃下培養(yǎng)101214254875110165348
30℃下培養(yǎng)10255580100115120125125
A.研究過程需要使用顯微鏡、血球計數(shù)板、蓋玻片等實驗工具
B.研究過程需要注意防止培養(yǎng)液被雜菌污染,以免使實驗結果偏大
C.結果表明,20℃左右培養(yǎng)酵母菌是獲得較大種群數(shù)量的良好溫度
D.隨著時間推移,20℃條件下酵母菌種群最大密度比10℃條件下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水稻花粉粒中淀粉的非糯性對糯性為顯性,非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藍黑色,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橙紅色.用純種的非糯性圓花粉粒水稻與純種的糯性長花粉粒水稻進行雜交,F(xiàn)1全為圓粒非糯性品種(花粉粒非糯性或糯性基因以W、w表示,花粉粒形狀基因以L、l表示).取F1成熟花粉,加碘染色后在顯微鏡觀察下并記載花粉粒的類型和數(shù)目,結果如表所示.下列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花粉粒類型藍黑色圓形  藍黑色長形橙紅色圓形 橙紅色長形
 數(shù)目28 26 27 26 
A.兩對相對性狀中圓花粉粒,非糯性屬于顯性
B.實驗結果表明F1能產生4種比例相等的雄配子
C.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D.橙紅色圓;ǚ鄣幕蛐蜑閣wLL或ww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生物導彈”可用于殺死人類某些癌細胞,制備“生物導彈”是單克隆抗體的重要應用之一,其過程如圖所示:

(1)在①-⑤批量生產A蛋白抗原的過程中,要快速獲得大量的A基因可采用PCR技術.在該技術中,解旋的方法是高溫處理;過程③所用的方法是顯微注射;④過程一般選擇發(fā)育良好的桑椹胚或囊胚,移植到受體牛的子宮中.
(2)在⑥-⑨批量生產生物導彈的過程中,⑦過程所用的“脾臟中的細胞”為已免疫的B細胞(或漿細胞).⑦過程區(qū)別于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所特有的誘導因素是滅活的病毒,要得到所需的雜交瘤細胞要經過2次篩選,最終篩選出的雜交瘤細胞的特點是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產生專一的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859年,一位英格蘭農場主攜帶了24只歐洲兔來到了澳大利亞.如圖1為引進歐洲兔后的100多年內,歐洲兔對袋鼠等本地生物的影響及防治措施;圖2為澳大利亞草原上的營養(yǎng)結構示意圖,其中的澳洲塔斯馬尼亞狼數(shù)量稀少,已于1933年滅絕.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l)a年之前,歐洲兔種群數(shù)量的增長曲線類型類似于J型,由圖2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缺失天敵.
(2)a年引入狐貍防治兔災,據(jù)a-b年歐洲兔和袋鼠數(shù)量的變化推測,狐貍和袋鼠的種間關系為捕食.
(3)d年后,歐洲兔種群數(shù)量回升,從進化的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歐洲兔對病毒的抗性增強.
(4)圖2中的食物網包含13條食物鏈.雜食性小鳥的食物分配是$\frac{1}{2}$來自于昆蟲,$\frac{1}{4}$來自于蝸牛,$\frac{1}{4}$來自于草,則雜食性小鳥增重1千克,至少需要消耗草20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天津市高二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雄性動物,其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獨立分配),若一次產生了1000個精子,其中既含2個顯性基因,又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約有( )

A.500 B.250 C.125 D.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高一上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結構不同于其它三種的是( )

A.藍藻 B.衣藻 C.苔蘚 D.玉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