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9.CAV-16是一種病毒,常引起兒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發(fā)癥.下列有關人體對該病毒免疫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內的吞噬細胞通過胞吞作用吞噬入侵的CAV-16
B.CAV-16侵入人體后,刺激T淋巴細胞合成分泌抗體
C.漿細胞經CAV-16刺激后即可進行增殖和分化
D.患兒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該病毒,記憶細胞會迅速直接產生抗體

分析 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在抗原刺激下,機體的特異性免疫應答一般可分為感應、反應和效應3個階段.分為三個階段:1感應階段 是抗原處理、呈遞和識別的階段;2.反應階段 是B細胞、T細胞增殖分化,以及記憶細胞形成的階段;3.效應階段是效應T細胞、抗體和淋巴因子發(fā)揮免疫效應的階段.

解答 解:A、CAV-16侵入人體后,體內的巨噬細胞吞噬入侵的CAV-16的過程屬于胞吞作用,A正確;
B、抗體是由漿細胞合成并分泌的,B錯誤;
C、漿細胞屬于高度分化的細胞,不具有增殖和分化的能力,C錯誤;
D、患兒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該病毒,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不能產生抗體,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以CAV-16病毒為素材,考查物質跨膜運輸以及免疫調節(jié)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識記體液免疫的過程,明確抗體只能由漿細胞合成,同時明確高度分化的細胞不具有細胞增殖的能力,再結合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各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表示糖類的化學組成和種類,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單糖、二糖、多糖,它們均可繼續(xù)水解成次一級的糖
B.①②均屬還原糖,加熱條件下可與某種試劑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
C.④⑤分別為纖維素、肌糖原,二者均貯存能量,可作為儲能物質
D.④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合成④時有水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某些具有惡臭或毒刺的動物具有警戒色,以此向其它動物發(fā)出不能捕食的信息.從生態(tài)系統(tǒng)信息傳遞的類型分析警戒色屬于( 。
A.物理信息B.化學信息C.行為信息D.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有關生物實驗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在觀察細胞減數分裂時,能觀察到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的細胞
B.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時,不能用斐林試劑檢測實驗結果
C.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進行質壁分離過程中,紫色區(qū)域不斷縮小
D.利用健那綠進行染色,可以使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細胞核呈現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現有研究者設計了一個簡單有效地測定植物細胞細胞液濃度的實驗方法.實驗步驟及結果如表,請依據資料回答:
 組別 第1組第2組 第3組  第4組 第5組
 實


①加蔗糖溶液0.0125M 0.025M 0.05M 0.1M0.2M
 a1 b1a2b2a3 b3a4b4a5b5
 ②加等量葉圓片+-+-+-+-+-
③放置15分鐘
 ④加一粒亞甲基藍結晶+-+-+-+-+-
⑤取a管中一滴藍色溶液置于b管中部
 實驗
結果
 藍色液滴 下沉   不動 微上浮  上浮  明顯上浮 
說明:1.“+”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
2、加入的亞甲基藍結晶極小,溶解后會使溶液呈藍色,對溶液濃度影響忽略不計.
3、如果a管溶液濃度上升,藍色小滴在b管的無色溶液中將下沉;如果a管溶液濃度下降,b中藍色小滴將上浮;如果a管溶液濃度不變,b中藍色小滴將均勻擴散.

(1)本實驗的實驗原理:當細胞液與外界溶液存在濃度差時,植物細胞會發(fā)生滲透吸水或失水;而這一生理過程可通過亞甲基藍藍色小液滴(在對應的無色外界溶液中)的浮沉來判斷.
(2)該實驗的自變量是蔗糖溶液的濃度,觀察指標是藍色小液滴的移動方向,實驗結論是葉片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大約相當于0.025M的蔗糖溶液.
(3)用某組溶液操作到第④步時,通過顯微觀察該組葉片細胞發(fā)現有質壁分離現象,即可預測b中的藍色小滴會上浮.若發(fā)現這5組的實驗結果是藍色小滴均上浮,實驗應如何改進?增加蔗糖溶液濃度更低的組別.
(4)該實驗操作應控制在15min內完成,否則葉片細胞會因置于過高濃度溶液中脫水死亡,釋放的胞內物質影響外界溶液濃度,造成實驗誤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是與生長素有關的幾個實驗,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三個實驗的自變量依次是有無重力,IAA的濃度和材料拖的傾斜程度
B.實驗1可說明重力使根尖處的生長素向遠地側運輸,而莖尖處的生長素向近地側運輸
C.實驗2的目的是探究適于插條生根的最適IAA濃度
D.實驗3中幾個瓊脂塊所含生長素的量的關系是A3>A2>A1=a1>a2>a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人為將城市內湖濕地與半自然果林鑲嵌叫混建成復合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科學家對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進行了定量分析,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問題:

注:圖中數字為能量值,單位為J/(cm2•a).
(1)半自然果林樹種之間的關系是競爭.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群落的演替方式是次生演替.
(2)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2.30×107J/(cm2•a),植食性動物的糞便量屬于生產者(填“生產者”或“植物性動物”)的同化量.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約為0.85%(保留小數點后2位).若調查一個人工魚塘生態(tài)系統(tǒng),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除了生產者固定的能量,還有人工投放飼料中的能量.
(3)太陽能的不斷輸入是推動該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信息傳遞功能實現的基礎.當復合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在受到輕度污染后,能夠迅速恢復,這是通過負反饋調節(jié)機制來實現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光學顯微鏡是生物實驗中常用的儀器,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想在高倍鏡下看到清晰物像,應先調粗準焦螺旋再調細準焦螺旋
B.用顯微鏡觀察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質壁分離時,會看到紫色液泡逐漸縮小
C.施萊登和施旺利用顯微鏡發(fā)現并命名了細胞后建立了細胞學說
D.利用光學顯微鏡可以觀察到細胞內的內質網、核糖體等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三聚氰胺的化學式為:C3H6N6,其結構如如圖,俗稱密胺、蛋白精,正是因為它含有氮元素,才讓唯利是圖 的人拿它來冒充蛋白質.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組成細胞的有機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質
B.核糖體合成蛋白質的方式都是脫水縮合
C.高溫使蛋白質變性,肽鍵斷裂,變性后的蛋白質易消化
D.蛋白質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而三聚氰胺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