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99518  99526  99532  99536  99542  99544  99548  99554  99556  99562  99568  99572  99574  99578  99584  99586  99592  99596  99598  99602  99604  99608  99610  99612  99613  99614  99616  99617  99618  99620  99622  99626  99628  99632  99634  99638  99644  99646  99652  99656  99658  99662  99668  99674  99676  99682  99686  99688  99694  99698  99704  99712  176998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關于“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每次實驗必須設法算出橡皮筋對小車做功的具體數值
B.每次實驗中,橡皮筋拉伸的長度沒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車的長木板應該盡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電源,再讓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電頻率為50Hz.在所選紙帶上取某點為0號計數點,然后每隔兩個計時點取一個計數點,所有測量數據及其標記符號如圖(乙)所示.

該同學用兩種方法處理數據(T為相鄰兩計數點的時間間隔):
方法A:由……,取平均值g="8.667" m/s2;
方法B:由取平均值g="8.673" m/s2。
從數據處理方法看,選擇方法__________(“A”或“B”)更合理,這樣可以減少實驗的__________誤差(“系統(tǒng)”或“偶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的三個實驗步驟如下:
(1) 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張白紙,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兩根細繩套。通過細繩套同時用兩個測力計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它與細繩套的結點到達某一位置O點,在白紙上記下O點和兩個測力計的示數F1和F2
(2) 在白紙上只根據F1和F2的大小,應用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求出合力F。
(3) 只用一只測力計通過細繩套拉橡皮筋,使其伸長,記下測力計的示數F'和細繩套的方向。以上三個步驟中均有錯誤或疏漏,請指出錯在哪里?
                     ;② _________        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為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某同學在墻壁上固定了豎直的標尺,讓小鋼球在標尺附近無初速釋放,然后啟動數碼相機的連拍功能,得到了如右圖所示的照片。已知相機連拍頻率為10張/秒,標尺的單位為cm,當地重力加速度為9.8m/s2。

① 為了獲得鋼球在B位置的動能,需要求得經B位置時的速度vB,下列求法中正確的是         (填序號),其中T為連拍相鄰兩張照片的時間間隔。
A.vB = gT    B.vB =   C.vB =
② 運用正確的方法可得鋼球在D位置的速度vD =        m/s(取三位有效數字);
③ 若要驗證鋼球在B、D間兩點的機械能是否相等,除測定vB、vD外還需測量的物理量及符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驗證的等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本實驗產生系統(tǒng)誤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0分)某實驗小組通過研究發(fā)現,采用如右圖所示裝置可以得到小車和小盤的質量,步驟如下:

(1)取一盒總質量為m0=0.2kg的砝碼放置在小車上,不掛小盤,調節(jié)斜木板的傾角,使小車能勻速滑下;
(2)掛上小盤,使小車無初速滑下,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紙帶,并根據紙帶計算加速度;
(3)從小車上取質量為mx的砝碼放到小盤中,重復步驟(2),測出對應的加速度;
(4)改變mx的大小,重復步驟(3),得到mx及a的數據,作出a—mx的圖線;
步驟(1)中調節(jié)木板的傾角使小車能勻速下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過實驗判斷小車做勻速運動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該實驗中是否應該滿足小車和砝碼的質量遠大于小盤和砝碼的質量?___________(選填“是”或“否”)
若求得圖線的斜率k=25m/(kg·s2),截距b=0.5m/s2,g取10m/s2,則可知小盤的質量m1=________________kg,小車的質量m2=_______________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某同學在用螺旋測微器測定某薄片的厚度時,讀數如圖所示�?芍摫∑暮穸萪=______mm。
(2)某同學用卡尺來測量工件的直徑,讀數如圖所示。該工件的直徑為d=______ mm。
(3)某同學用多用電表按正確步驟測量一電阻阻值,如圖,則這電阻值是_   Ω。如果要用此多用電表測量一個約20Ω的電阻,為了使測量比較精確,選擇開關應選的歐姆擋是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如下圖,游標卡尺的讀數是_______mm;螺旋測微器的讀數是_______mm。

(2)如圖是示波管的原理圖,它由電子槍、偏轉電極(XX'和YY')、熒光屏組成,管內抽成真空。給電子槍通電后,如果在偏轉電極XX'和YY'上都沒有加電壓,電子束將打在熒光屏的中心O點,在那里產生一個亮斑。

要想讓亮斑移到熒光屏的正上方,需在偏轉電極__________(選填“”或“”)上加電壓,且__________板電勢高(選填“X”、“X'”、“Y”或“Y'”)。
要想在熒光屏上出現一條沿水平方向展開的正弦曲線,需在偏轉電極__________(選填“XX'”或“YY'”)上加掃描電壓、在偏轉電極__________(選填“XX'”或“YY'”)上加按照正弦規(guī)律變化的電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4分)如圖所示,甲圖中二十分度的游標卡尺的讀數是        cm;甲乙中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為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物理小組在一次探究活動中測量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裝有定滑輪;木板上有一滑塊,其一端與電磁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另一端通過跨過定滑輪的細線與托盤連接.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 Hz.開始實驗時,在托盤中放入適量砝碼,滑塊開始做勻加速運動,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小點.

(1)上圖給出的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0、1、2、3、4、5、6、7是計數點,每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圖中未標出),計數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根據圖中數據計算得加速度a=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2)回答下列兩個問題:
①為測量動摩擦因數,下列物理量中還應測量的有________.(填入所選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長度lB.木板的質量m1
C.滑塊的質量m2D.托盤和砝碼的總質量m3
E.滑塊運動的時間t
②測量①中所選定的物理量時需要的實驗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________(用被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為g).與真實值相比,測量的動摩擦因數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寫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個論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帶滑輪的長木板水平放置,板上有兩個光電門相距為d,滑塊通過細線與重物相連,細線的拉力F大小等于力傳感器的示數.讓滑塊從光電門1由靜止釋放,記下滑到光電門2的時間t,改變重物質量來改變細繩拉力大小,重復以上操作5次,得到下列表格中5組數據.

(1)若測得兩光電門之間距離為d=0.5m,運動時間t=0.5s,則a=    m/s2;
(2)依據表中數據在坐標紙上畫出a-F圖象.
(3)由圖象可得滑塊質量m=   kg,滑塊和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  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