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2010年全國2)短周期元素W 、X、 Y、 Z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且W 、X、 Y+、 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其電子層數(shù)的比值依次為2 、3、 4、 2(不考慮零族元素)。下列關于這些元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X和其他三種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種二元化合物
B.W和X、Z兩種元素分別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線形分子
C.W 、X和Y三種元素可以形成堿性化合物
D.Z和其他三種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解析:本題的突破點是Y+,由于Y+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其電子層數(shù)的比值為4,所以Y
是Na,所以W 、X、 Z三種元素依次為C、O、S。A正確,因為有CO、CO2、Na20、Na2O2、SO2、SO3;CO2、CS2均是直線型分子, B正確;W 、X和Y三種元素可以Na2CO3,Na2CO3溶于水顯堿性,C正確;Na2S的水溶液顯堿性,CS2是非電解質(zhì),D錯。
答案:D
1.(2010年山東)16O和18O是氧元素的兩種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6O2與18O2互為同分異構體
B. 16O與18O核外電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實現(xiàn)16O與18O間的相互轉化
D.標準狀況下,1.12L16O2與1.12L18O2均含0.1NA個氧原子
解析:同分異構體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結構不同的物質(zhì),16O2與18O2的結構相同,A錯;16O與18O都是氧元素的不同核素,核外電子排布方式相同,B錯;化學變化的實質(zhì)是舊鍵斷裂新鍵形成的過程,16O與18O間的相互轉化屬于原子核間的變化是物理變化,C錯;16O2與18O2都是雙原子分子,因此在標準狀況下,1.12L16O2與1.12L18O2均含0.1NA個氧原子,D正確。
答案:D
5.(2010年海南)下列物質(zhì)中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的是
A.HClO B.Al2O3 C.N203 D.SiO2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對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判斷和理解。一般情況下凡元素化合價處于中間價態(tài)都是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的。選項A、C中的Cl和N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1價和+3價,都處于中間價態(tài),所以該物質(zhì)都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選項B、D中元素的化合價都處于最高價態(tài)或最低價態(tài),不符合題意。
答案:AC
w_w w. k#s5_
4.(2010年全國2) 若在強熱時分解的產(chǎn)物是
、
、
和
,
則該反應中化合價發(fā)生變化和未發(fā)生變化的N原子數(shù)之比為w_w w. k#s5_
A.1:4 B. 1:2 C. 2:1 D. 4:1
解析:假設反應中硫酸銨的物質(zhì)的量為1mol,則N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2mol。若設反
應中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N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amol。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的得失守恒知:3a=2,解得a=2/3,所以未發(fā)生變化的N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4/3mol。故反應中化合價發(fā)生變化和未發(fā)生變化的N原子數(shù)之比為2/3:4/3=1:2。
答案:B
3.(2010年安徽)右圖是三種稀酸對Fe – Cr合金隨Cr含量變化的 腐蝕性實驗結果,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稀硝酸對Fe – Cr合金的腐蝕性比稀硫酸和稀鹽酸的弱
B.稀硝酸和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w_w w. k#s5_
Fe + 6HNO3(稀) == Fe(NO3)3 + 3NO2↑ + 3H2O
C.Cr含量大于13%時,因為三種酸中硫酸的氫離子濃度最
大,所以對Fe – Cr合金的腐蝕性最強
D.隨著Cr含量的增加,稀硝酸對Fe – Cr合金的腐蝕性減弱
解析:稀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腐蝕性比稀硫酸和稀鹽酸的強;濃硝酸的還原產(chǎn)物才
是NO2,稀硝酸是NO;Cr含量大于13%時,鹽酸與硝酸中H+濃度相同,但腐蝕能力不同,
因此不能用H+濃度大小來解釋腐蝕強;有圖中曲線可以看出隨著Cr含量的增加,稀硝
酸對Fe – Cr合金的腐蝕性是減弱的。
答案:D
2.(2010年北京)自然界地表層原生銅的硫化物經(jīng)氧化、淋濾作用后變成CuSO4溶液,向地下層滲透,遇到難溶的ZnS或PbS,慢慢轉變?yōu)殂~藍(CuS)。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w_w w. k#s5_
B.原生銅的硫化物具有還原性,而銅藍沒有還原性
C.CuSO4與ZnS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CuS↓
D.整個過程涉及的反應類型有氧化還原反應和復分解反應
解析:一般說來,溶解度小的沉淀轉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實現(xiàn),CuS的溶解度小于PbS的溶解度,A錯;銅藍(CuS)中S的化合價是-2價,處于最低價態(tài),因此具有還原性,B錯;ZnS難溶應該用化學式來表示,正確的寫法是:
Cu2++ZnS=Zn2++CuS↓,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綜上所敘D正確。
答案:D
1.(2010年安徽)亞氨基鋰(Li2NH)是一種儲氫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體儲氫材料,基儲氫原理可表示為:Li2NH
+ H2
LiNH2 + LiH,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Li2NH中N的化合價是-1價 B.該反應中H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C.Li+和H+離子半徑相等 D.此儲氫與鋼瓶儲氫原理相同
解析:Li2NH中Li、H的化合價均是+1價, N的化合價是-3價,LiH 中Li、H的化合價分別為+1價和-1價,所以在反應中H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H+半徑是最小的,這種儲氫方法是化學方法,而鋼瓶儲氫原理是物理方法。故選項B正確。
答案:B
15.(2010年江蘇)阿魏酸在食品、醫(yī)藥等方面有著廣泛用途。一種合成阿魏酸的反應可表示為w_w w. k#s5_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用酸性 W W W K S
5 U . C O M
溶液檢測上述反應是否有阿魏酸生成
B.香蘭素、阿魏酸均可與、
溶液反應
C.通常條件下,香蘭素、阿魏酸都能發(fā)生取代、加成、消去反應
D.與香蘭素互為同分異構體,分子中有4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且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酚類化合物共有2種w_w w. k#s5_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zhì)。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不僅有碳碳雙鍵,酚羥基、醛基也能使其褪色,因此選項A錯誤;酚羥基和羧基都可以與NaOH和Na2CO3反應,香蘭素和阿魏酸中分別含有酚羥基和酚羥基、羧基,因此都可以與NaOH和Na2CO3反應,所以B正確;只有醇羥基和鹵代烴才有可能發(fā)生消去反應,因此選項C錯誤;根據(jù)條件,與香蘭素互為同分異構體,分子中有4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且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酚類化合物共有2種分別為
和
。綜上分析可知,本題選BD項。
答案:BDK^S*5U.C#O%
w_w w. k#s5_
14.(2010年全國1)下圖表示4-溴環(huán)己烯所發(fā)生的4個不同反應。其中,產(chǎn)物只含有一種官能團的反應是w_w w. k#s5_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解析:已知發(fā)生四個反應得到的產(chǎn)物如下圖所示,顯然Y、Z中只含一種官能團。 答案:B
13.(2010年浙江)核黃素又稱為維生素B2,可促進發(fā)育和細胞再生,有利于增進視力,減輕眼睛疲勞。核黃素分子的結構為:w_w w. k#s5_
已知:
有關核黃素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該化合物的分子式為C17H22N4O6
B.酸性條件下加熱水解,有CO2生成
C.酸性條件下加熱水解,所得溶液加堿后有NH3生成
D.能發(fā)生酯化反應w_w w. k#s5_
解析:根據(jù)鍵線式的特點和碳原子的四價理論知該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17H20N4O6,因此選項A 錯誤;由結構式可以知該化合物中含有肽鍵因此可以發(fā)生水解反應,由已知條件可知水解產(chǎn)物有碳酸和氨氣生成,所以選項B、C正確;又因為該化合物中含有醇羥基,因此可以發(fā)生酯化反應,即選項D也正確。
答案:A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