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某中學生物科技小組對某一地段中的蒲公英進行調查,得到表數(shù)據(j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樣方X1X2X3X4X5X6X7X8
種群密度(株/m2371524984
A、此種群密度為6.5株/m2
B、用此種方法求出的種群密度與實際密度完全相同
C、此方法為標志重捕法
D、再重新選一次樣方,所得的結果與這次應相同
考點: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
專題:
分析:此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為樣方法,求平均值作為種群密度,與實際密度肯定有一定偏差,不可能完全相同.
解答: 解:A、每一個樣方中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蒲公英的種群密度,則密度值為(3+7+15+2+4+9+8+4)÷8=6.5(株/m2),A正確;
B、樣方法是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與實際密度有出入,B錯誤;
C、根據(jù)表格可知,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的方法為樣方法,C錯誤;
D、若重新選一次樣方,所得的結果與這次結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樣方法的相關知識,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高等生物細胞局部結構模式圖.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如果1代表Y染色體,則形成該細胞的場所是精巢
B、該生物的細胞中,染色體最多有8條
C、要鑒定圖中1的主要成分,理論上選用的鑒定試劑是雙縮脲試劑和甲基綠
D、一般可認為,此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多細胞生物的細胞分化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下列基因在人體各種細胞的生命過程中都能進行表達的是( 。
A、抗體合成基因
B、胰島素基因
C、膜蛋白基因
D、胃蛋白酶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些類型的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的變異,可通過對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或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期的觀察來識別.a、b、c、d為某些生物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期染色體變異的模式圖,它們依次屬于( 。
A、三倍體、染色體片段增加、個別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染色體片段缺失
B、三倍體、染色體片段缺失、個別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染色體片段增加
C、個別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染色體片段增加、三倍體、染色體片段缺失
D、染色體片段缺失、個別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染色體片段增加、三倍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群體中的性別比例為 1:1,原因是( 。
A、含X的卵細胞:含Y的卵細胞=1:1
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含X 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雌配子:雄配子=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孟德爾在探索遺傳規(guī)律時,運用了“假說--演繹法”,下列哪項不是孟德爾對分離現(xiàn)象的原因提出的假說(  )
A、生物的相對性狀是由等位基因決定的
B、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成對存在
C、生物體在形成生殖細胞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
D、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動物的精原細胞有染色體32條,則在該動物的初級精母細胞核中存在的染色體數(shù)、四分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DNA分子數(shù)分別是(  )
A、32  16  64 64
B、16  8  32 32
C、32  8  32 64
D、16  0  32 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人體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激素隨體液到達靶細胞,直接參與靶細胞內多種生命活動
B、大面積燒傷易發(fā)生感染的原因是非特異性免疫能力降低
C、病毒侵入機體后,體內的吞噬細胞、T細胞和漿細胞都具有識別功能
D、腦干內有呼吸中樞、語言中樞等重要的生命活動中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一塊馬鈴薯甲蟲成災的地里,噴了一種新的農藥后,約98%的甲蟲死了,約2%的甲蟲生存下來,生存下來的原因是( 。
A、有基因突變產生的抗藥性個體存在
B、以前曾噴過某種農藥,對農藥有抵抗力
C、約有2%的甲蟲未吃到沾有農藥的葉子
D、生存下來的甲蟲是身強體壯的年輕個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