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9.南瓜皮色分為白色、黃色和綠色,皮色性狀的遺傳涉及兩對等位基因,分別用H、h和Y、y表示,有H存在為白色.現(xiàn)用白甲、白乙、黃色和綠色4個純合品種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
實驗1:黃×綠,F(xiàn)1表現(xiàn)為黃,F(xiàn)1自交,F(xiàn)2表現(xiàn)為3黃:1綠;
實驗2:白甲×黃,F(xiàn)1表現(xiàn)為白,F(xiàn)1自交,F(xiàn)2表現(xiàn)為12白:3黃:1綠;
實驗3:白乙×綠,F(xiàn)1表現(xiàn)為白,F(xiàn)1×綠(回交),F(xiàn)2表現(xiàn)為2白:1黃:1綠.
分析上述實驗結果,請回答:
(1)南瓜皮色遺傳遵循(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2)上述雜交過程中,子代遺傳物質的來源情況是細胞核中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方,另一半來自母方,細胞質中遺傳物質幾乎全部來自母方.
(3)在實驗1中,F(xiàn)2形成這一比例的原因是F1(親本)各產生兩種數(shù)量相等的配子以及受精過程的隨機性.
(4)若將實驗3得到的F2白皮植株自交,F(xiàn)3的皮色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是白:黃:綠=24:3:5.
(5)南瓜皮的色素由多種酶參與催化來合成.研究發(fā)現(xiàn),h基因能控制正常酶1合成,與正常酶1比較,失去活性的酶1氨基酸序列有兩個突變位點,如圖:

據(jù)圖推測,h基因突變?yōu)镠基因時,導致①處突變的原因是發(fā)生了堿基對的替換,導致②處突變的原因是發(fā)生了堿基對的增添或缺失.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失活的酶1相對分子質量明顯小于正常酶1,出現(xiàn)此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蛋白質合成提前終止.

分析 1、分析實驗1:黃×綠,F(xiàn)1表現(xiàn)為黃色,說明黃色對綠色是顯性,實驗2白甲×黃,F(xiàn)1表現(xiàn)為白,F(xiàn)1自交,F(xiàn)2表現(xiàn)為12白:3黃:1綠,12:3:1可以改寫成9:3:3:1,說明控制南瓜皮顏色的2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且子一代的基因型是HhYy;又知,H存在時表現(xiàn)為白色,因此白色南瓜的基因型是H_Y_、H_yy,黃色南瓜的基因型是hhY_,綠色南瓜的基因型是hhyy.
2、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基因突變后,轉錄形成的密碼子發(fā)生近改變,進而導致翻譯形成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該筆;替換型基因突變往往只引起蛋白質中的一個氨基酸序列改變,堿基對缺失或增添型基因突變往往引起突變后蛋白質中的多個氨基酸序列改變.

解答 解:(1)由實驗2可知,子二代的性狀分離比是12:3:1,因此控制南瓜顏色的2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2)減數(shù)分裂時細胞核遺傳物質減半,精子形成過程中細胞質的分配是均等的,卵細胞細胞過程中經過兩次細胞質不均等分裂使卵細胞中的細胞質多,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使,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細胞質遺傳物質主要來自母方.
(3)實驗1中,親本基因型是hhYY×hhy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hhYy,由于子一代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產生hY、hy兩種類型的配子,且比例為1:1,由于雌雄配子結合是隨機的,因此子二代的基因型是hhYY:hhYy:hhyy=1:2:1,hhY_表現(xiàn)為黃色,hhyy表現(xiàn)為綠,出現(xiàn)了黃:綠=3:1的性狀分離比.
(4)實驗3中,白乙×綠,F(xiàn)1表現(xiàn)為白,F(xiàn)1×綠(回交),F(xiàn)2表現(xiàn)為2白:1黃:1綠,F(xiàn)1基因型是HhYy,子二代中白皮的基因型是HhYy、Hhyy,比例是1:1,HhYy自交后代12白:3黃:1綠,Hhyy自交后代3白:1綠,因此F3的皮色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是白色為$\frac{1}{2}×\frac{12}{16}$+$\frac{1}{2}×\frac{3}{4}$=$\frac{24}{32}$,黃色的比例是$\frac{1}{2}×\frac{3}{16}$=$\frac{3}{32}$,綠色的比例是$\frac{1}{2}×\frac{1}{16}$+$\frac{1}{2}×\frac{1}{4}=\frac{5}{32}$,因此F3的皮色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是白:黃:綠=24:3:5.
(5)據(jù)圖推測,h基因突變?yōu)镠基因時,導致①處突變的原因是發(fā)生了堿基對的替換,導致②處突變的原因是發(fā)生了堿基對增添或缺失;失活的酶1相對分子質量明顯小于正常酶1,說明基因突變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數(shù)目減少,可能的原因是基因突變導致轉錄形成的終止密碼子提前,進而導致蛋白質合成提前終止.
故答案為:
(1)遵循
(2)細胞核中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方,另一半來自母方,細胞質中遺傳物質幾乎全部來自母方
(3)F1(親本)各產生兩種數(shù)量相等的配子以及受精過程的隨機性
(4)白:黃:綠=24:3:5
(5)替換         增添或缺失    提前終止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應用,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的異同點,基因突變的概念、類型及對性狀的影響,旨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并應用相關知識結合題干信息通過分析、比較等方法綜合解答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酶E為人體消化道中的某種酶,現(xiàn)用固化蛋白質作底物來研究酶E的催化實驗:在5支試管內分別加入含有等量酶E但pH值各不相同的緩沖液,每支試管加1塊1.5cm3的長方體固化蛋白塊.將5支試管都置于溫度控制在20℃的溫水中.實驗從加入固化蛋白塊時開始計時.每2分鐘測量固化蛋白塊的長度一次,計算已被消化的固化蛋白塊的百分率,所得結果見下表:
實驗開始后的時間
(min)
固化蛋白塊被消化的%
PH=2PH=4PH=6PH=8PH=10
2118000
42913000
64021000
85530000
107040300
1295511140
(1)實驗過程中用水浴的目的是為了控制無關變量.
(2)根據(jù)該實驗結果能否確定酶E的最適PH值?理由是什么?不能,缺乏pH小于2的實驗組.
(3)酶E最可能是胃蛋白酶.假設再用唾液代替酶E做上述實驗,結合本實驗,可以說明酶具有專一性的特性.
(4)從“影響酶的活性”的角度,請?zhí)岢鲆环N方法改進實驗,使實驗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將水溫由20℃提高到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高一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成人身體約有1014個細胞,這些細胞大約有200多種不同的類型,根據(jù)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為600多種。但是它們都有基本相同的結構,這說明

A、人體細胞既有多樣性,又有統(tǒng)一性

B、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基本相同

C、200多種不同的類型就是200多種不同的組織

D、人體細胞的基本結構與草履蟲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可被人體免疫系統(tǒng)直接識別的是( 。
A.血液中CO2濃度的變化B.抗利尿激素的濃度的變化
C.被狗咬后注射的狂犬疫苗D.進入內環(huán)境中的結核桿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生物多樣性不包括( 。
A.基因多樣性B.種群多樣性C.物種多樣性D.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以下實驗研究水分在植物體內的移動情況.把洋紫蘇的莖放在盛有紅色染液的燒杯中,3小時后,把枝條洗凈,并在距枝條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含有染液的部分顯示有水分經過.實驗裝置和結果如下圖所示.
 (1)水分上升的主要動力來自蒸騰作用,莖部橫切面顯紅色的結構是導管.
(2)在不同外界條件下,水分向上運輸?shù)乃俾蕰兴煌嚫淖儍煞N條件,使水分蒸發(fā)移動速率加快.增強光照、提高溫度(加大風速等).
(3)給你提供數(shù)枝洋紫蘇,試利用類似上述的實驗,研究葉的表面積與水運輸速率的關系.
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兩枝洋紫蘇,一枝留6片葉,一枝留3片葉.
第二步:把洋紫蘇的莖放在盛有紅色染液的燒杯中.
第三步:2小時后,洗凈枝條,并在距離枝條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
實驗預期:相同時間內,6片葉的洋紫蘇莖中染液上升的長度約是3片葉的2倍.
實驗結論:植物運輸水的速率與葉面積成正比.
對實驗結論的解釋:葉面積越大,氣孔越多,蒸騰作用越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請回答下列與生長素有關的一些問題.

(1)從圖甲中可以看出,對莖促進最合適的生長素濃度,對根表現(xiàn)為抑制作用,說明生長素的作用特點是具有兩重性.
(2)從圖乙中可以讀到的信息在生產實踐中有什么應用?請舉一例:可以在(如水稻)田里面使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或生長素類似物,促進單子葉植物(水稻)的生長,抑制雙子葉雜草生長.
(3)從圖丙中可以讀到以下信息:曲線中H點表示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為g,HC段隨著生長素濃度增高,促進作用減弱.
(4)若植物水平放置,如果圖丙表示作用于根的生長素濃度,根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和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分別是大于i,小于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過程示意圖.I~Ⅶ代表物質,①~③代表過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甲圖中,消耗CO2是在碳反應反應,場所是葉綠體基質.
(2)光反應可為碳反應提供ATP、NADPH.若將該植物由 1%的 CO2濃度突然置于 0.3%CO2濃度下(光照強度不變),甲圖中的C3的含量將減少,原因是CO2來源減少,固定生成的C3少;光照強度不變,被還原消耗的C3不變.
(3)乙圖與馬鈴薯塊莖細胞在缺氧時的呼吸相比,特有的步驟是②③(填數(shù)字),這些過程發(fā)生
在線粒體部位.
(4)若用18O標記甲圖中的H2O,則細胞呼吸產物中能測到含18O 的物質是水、CO2 ,甲、乙兩圖中不同數(shù)字代表同一物質的標號是Ⅱ與Ⅵ、Ⅲ與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關于動物激素說法正確的是(  )
A.激素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只調節(jié)特定過程的速率,并不向組織提供能量或物質
B.激素能在破壞了細胞結構的組織勻漿中發(fā)揮作用
C.動物激素由細胞產生,有專門管道分泌到體液中
D.激素只能維持穩(wěn)態(tài),不能調節(jié)能量轉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