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析實驗1:黃×綠,F(xiàn)1表現(xiàn)為黃色,說明黃色對綠色是顯性,實驗2白甲×黃,F(xiàn)1表現(xiàn)為白,F(xiàn)1自交,F(xiàn)2表現(xiàn)為12白:3黃:1綠,12:3:1可以改寫成9:3:3:1,說明控制南瓜皮顏色的2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且子一代的基因型是HhYy;又知,H存在時表現(xiàn)為白色,因此白色南瓜的基因型是H_Y_、H_yy,黃色南瓜的基因型是hhY_,綠色南瓜的基因型是hhyy.
2、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基因突變后,轉錄形成的密碼子發(fā)生近改變,進而導致翻譯形成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該筆;替換型基因突變往往只引起蛋白質中的一個氨基酸序列改變,堿基對缺失或增添型基因突變往往引起突變后蛋白質中的多個氨基酸序列改變.
解答 解:(1)由實驗2可知,子二代的性狀分離比是12:3:1,因此控制南瓜顏色的2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2)減數(shù)分裂時細胞核遺傳物質減半,精子形成過程中細胞質的分配是均等的,卵細胞細胞過程中經過兩次細胞質不均等分裂使卵細胞中的細胞質多,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使,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細胞質遺傳物質主要來自母方.
(3)實驗1中,親本基因型是hhYY×hhy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hhYy,由于子一代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產生hY、hy兩種類型的配子,且比例為1:1,由于雌雄配子結合是隨機的,因此子二代的基因型是hhYY:hhYy:hhyy=1:2:1,hhY_表現(xiàn)為黃色,hhyy表現(xiàn)為綠,出現(xiàn)了黃:綠=3:1的性狀分離比.
(4)實驗3中,白乙×綠,F(xiàn)1表現(xiàn)為白,F(xiàn)1×綠(回交),F(xiàn)2表現(xiàn)為2白:1黃:1綠,F(xiàn)1基因型是HhYy,子二代中白皮的基因型是HhYy、Hhyy,比例是1:1,HhYy自交后代12白:3黃:1綠,Hhyy自交后代3白:1綠,因此F3的皮色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是白色為$\frac{1}{2}×\frac{12}{16}$+$\frac{1}{2}×\frac{3}{4}$=$\frac{24}{32}$,黃色的比例是$\frac{1}{2}×\frac{3}{16}$=$\frac{3}{32}$,綠色的比例是$\frac{1}{2}×\frac{1}{16}$+$\frac{1}{2}×\frac{1}{4}=\frac{5}{32}$,因此F3的皮色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是白:黃:綠=24:3:5.
(5)據(jù)圖推測,h基因突變?yōu)镠基因時,導致①處突變的原因是發(fā)生了堿基對的替換,導致②處突變的原因是發(fā)生了堿基對增添或缺失;失活的酶1相對分子質量明顯小于正常酶1,說明基因突變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數(shù)目減少,可能的原因是基因突變導致轉錄形成的終止密碼子提前,進而導致蛋白質合成提前終止.
故答案為:
(1)遵循
(2)細胞核中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方,另一半來自母方,細胞質中遺傳物質幾乎全部來自母方
(3)F1(親本)各產生兩種數(shù)量相等的配子以及受精過程的隨機性
(4)白:黃:綠=24:3:5
(5)替換 增添或缺失 提前終止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應用,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的異同點,基因突變的概念、類型及對性狀的影響,旨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并應用相關知識結合題干信息通過分析、比較等方法綜合解答問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開始后的時間 (min) | 固化蛋白塊被消化的% | ||||
PH=2 | PH=4 | PH=6 | PH=8 | PH=10 | |
2 | 11 | 8 | 0 | 0 | 0 |
4 | 29 | 13 | 0 | 0 | 0 |
6 | 40 | 21 | 0 | 0 | 0 |
8 | 55 | 30 | 0 | 0 | 0 |
10 | 70 | 40 | 3 | 0 | 0 |
12 | 95 | 51 | 11 | 4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高一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成人身體約有1014個細胞,這些細胞大約有200多種不同的類型,根據(jù)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為600多種。但是它們都有基本相同的結構,這說明
A、人體細胞既有多樣性,又有統(tǒng)一性
B、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基本相同
C、200多種不同的類型就是200多種不同的組織
D、人體細胞的基本結構與草履蟲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血液中CO2濃度的變化 | B. | 抗利尿激素的濃度的變化 | ||
C. | 被狗咬后注射的狂犬疫苗 | D. | 進入內環(huán)境中的結核桿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激素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只調節(jié)特定過程的速率,并不向組織提供能量或物質 | |
B. | 激素能在破壞了細胞結構的組織勻漿中發(fā)揮作用 | |
C. | 動物激素由細胞產生,有專門管道分泌到體液中 | |
D. | 激素只能維持穩(wěn)態(tài),不能調節(jié)能量轉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