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下列有關植物細胞代謝有關的問題.

組別
溫度27℃28℃29℃30℃
暗處理后的重量變化(mg)*-1-2-3-4
光照后的重量變化(mg)*+3+3+3+2
*指與暗處理前的重量進行比較.“-”表示減少的重量值.“+”表示增加的重量值
(1)圖甲表示某植物的非綠色器官在氧濃度為a、b、c、d時,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關系圖.若細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在a、b、c、d四濃度中,消耗葡萄糖最少時對應的氧濃度是
 
;在氧濃度為b時,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消耗葡萄糖的量
 
倍.
(2)圖乙表示某植物在恒溫30℃時光合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是25℃和3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jié)到25℃. a點將向
 
移動,b點將向
 
移動.
(3)圖丙表示某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在光照強度分別為a、b、c、d時,單位時間內(nèi)CO2和O2釋放量的變化圖.圖中光照強度為時對應的
 
柱形圖是錯誤的.光照強度為
 
時,該細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光照強度為d時,該細胞的凈光合速率為
 
個氣體單位.
(4)圖丁表示在適宜的條件下,一定時間內(nèi)某無機離子從大麥幼根不同部位向莖葉的輸出量和在大麥幼根相應部位積累量的變化.在自然情況下,土壤中該無機離子的濃度比根細胞中該無機離子的濃度
 
(低、高),所以幼根表皮細胞是通過
 
方式吸收土壤中該無機離子.只依據(jù)“幼根相應部位積累量”變化的曲線不能確定幼根20~60mm部位對該無機離子的吸收量,理由是
 

(5)用某種綠色植物葉片,以溫度為變量進行分組實驗:已知每組葉片實驗前的重量相同,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暗處理1小時,測其重量變化;立刻再光照1小時(光強度相同),再測其重量變化,得到結果如表戊.假如葉片的重量變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機物的量,則氧氣產(chǎn)生量最多的是第
 
組葉片;在28℃條件下每小時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為
 
mg.
考點: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的綜合,細胞呼吸的過程和意義
專題:
分析:分析圖甲,a濃度:氧吸收為0,只有無氧呼吸.b濃度:有氧呼吸為3,無氧呼吸為(8-3);c濃度:有氧呼吸為4,無氧呼吸為(6-4);d濃度:有氧呼吸為7,無氧呼吸為0.由此判斷:c濃度最適于貯藏;b濃度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為2.5,為有氧呼吸(0.5)的5倍;d點無氧呼吸為0.
分析圖乙,a點沒有光照,只進行呼吸作用,b點為光補償點,表示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c點為光飽和點.
分析圖丙,光照強度為a表現(xiàn)為釋放二氧化碳,因此呼吸作用強度大于光合作用強度,光合作用強度可以為0;光照強度為b時,單位時間內(nèi)CO2和O2釋放量為0,此時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光照強度為C時,柱形圖錯誤;光照強度為d時,該細胞的凈光合作用速率為8個氣體單位.
分析圖丁,表示在適宜的條件下,一定時間內(nèi)某無機離子從大麥幼根不同部位向莖葉的輸出量和在大麥幼根相應部位積累量的變化.
分析表格,光照后氧氣產(chǎn)生量最多指真正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量最多,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量為真正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量=凈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量.
解答: 解:(1)最適合該植物器官儲藏的氧濃度是有機物分解最少的濃度,一般認為二氧化碳的釋放量越少,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機物越少,對應c點的氧濃度是有機物分解最少的點.丙圖中氧濃度為c時,有氧呼吸比較弱,而無氧呼吸處于被抑制狀態(tài),最有利于植物器官的儲藏,據(jù)化學反應式可知,分解等量葡萄糖,有氧呼吸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是無氧呼吸的3倍,圖中當氧嘗試為b時有氧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是3單位,無氧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是5單位,則無氧消耗的葡萄糖與有氧消耗的比值為5×3÷3=5.
(2)將溫度由恒溫30℃調節(jié)到25℃,由于乙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為30℃,所以其呼吸作用減弱,a點將向下移動.b點表示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呼吸作用減弱,故b點將向左移動.
(3)圖丙中光照強度為時對應的c柱形圖是錯誤的.光照強度為d時,該細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光照強度為d時,該細胞的凈光合速率為8個氣體單位.
(4)在自然情況下,土壤中該無機離子的濃度比根細胞中該無機離子的濃度低,所以幼根表皮細胞是通過主動運輸方式吸收土壤中該無機離子.只依據(jù)“幼根相應部位積累量”變化的曲線不能確定幼根20~60mm部位對該無機離子的吸收量,理由是吸收量=積累量+輸出量.
(5)第一組:27℃時,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量=1mg,凈光合作用合成量=3+1=4mg,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量=1+4=5mg.
第二組:28℃,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量=2mg,凈光合作用合成量=3+2=5mg,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量=2+5=7mg.
第三組:29℃,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量=3mg,凈光合作用合成量=3+3=6mg,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量=3+6=9mg.
第四組:30℃,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量=4mg,凈光合作用合成量=4+2=6mg,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量=4+6=10mg.
因此,28℃條件下每小時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為5mg,光照后氧氣產(chǎn)生量最多的是第四組葉片.
故答案為:
(1)c     5
(2)下    左
(3)c     d     8
(4)低     主動運輸     吸收量=積累量+輸出量
(5)四     5
點評:本題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質運輸、圖象識別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shù)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nèi)容,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請回答有關下圖的問題:

(1)圖中①~⑤所示的生物工程為
 
.該工程是指以蛋白質分子的結構規(guī)律及其與生物功能的關系作為基礎,通過對
 
的修飾或合成,對現(xiàn)有的
 
進行改造,或制造出一種新的
 
,以滿足人類生活的需求.
(2)圖中序號④所示過程叫做
 
,該過程遵循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不同于翻譯過程的是
 
(請將模板堿基寫在前)
(3)若大量擴增目的基因,則用的是技術
 
(寫出全稱),該過程需要的聚合酶的特點是
 

(4)若預期蛋白質欲通過乳腺生物反應器生產(chǎn),在圖中⑨過程之前,要對精子進行篩選,保留含性染色體的
 
精子.
(5)為獲得較多的受精卵進行研究,圖中⑥過程一般用激素對供體做處理.為提高培育成功率,進行⑩過程之前,要對
 
動物做處理.若圖中的卵母細胞來自從屠宰場收集的卵巢,則其在⑧之前需進行體外培養(yǎng)到期方能受精.
(6)用胚胎分割技術處理發(fā)育到期或囊胚期的早期胚胎,可獲得同卵雙胎或多胎.若是對囊胚進行處理,要注意將
 
均等分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生物興趣小組做了“探索α-萘乙酸(NAA)促進葡萄插條生根最適濃度”的預實驗,結果如圖.請根據(jù)預實驗的結果,設計進一步的探究實驗:
(1)材料用具:葡萄枝條若干、燒杯、量筒、培養(yǎng)皿、α-萘乙酸標準液、蒸餾水等.
(2)配制溶液:配制濃度梯度差為0.5ppm的9份α-萘乙酸溶液,濃度依次為
 
,編號1~9.
(3)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葡萄枝條隨機均分為9份.
第二步:將9份葡萄枝條的基部分別
 
在1~9號α-萘乙酸溶液中.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葡萄枝條分別進行扦插.
第四步:每天對扦插枝條的
 
情況進行觀察記錄,連續(xù)觀察一周.
(4)請設計本實驗的觀察記錄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細胞有絲分裂的后期,紡錘絲牽引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能量直接來自于( 。
A、葡萄糖的分解
B、脂肪的分解
C、三磷酸腺苷的合成
D、三磷酸腺苷的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基因工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組
B、基因工程的出現(xiàn)使人類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定向的改變生物,培育出新品種
C、基因工程所涉及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連接酶和質粒
D、一種限制酶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點上切割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據(jù)圖判斷,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毛細血管壁細胞生活的內(nèi)環(huán)境是血漿和組織液
B、組織液中的CO2可參與pH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
C、組織液中的物質固定不變
D、過程b或c受阻可導致組織水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線粒體是藍藻細胞產(chǎn)生ATP的主要場所
B、1個ATP分子含有三個高能磷酸鍵
C、劇烈運動后體內(nèi)ATP的含量不會明顯下降
D、小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產(chǎn)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
B、斐林試劑的配制是將質量濃度為0.1 g/mL的NaOH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5 g/mL的CuSO4溶液混合而成
C、雙縮脲試劑的使用是先注入1mL0.1 g/mL的NaOH溶液,搖勻,然后再注入1mL0.01 g/mL的CuSO4溶液,搖勻
D、斐林試劑需要水浴加熱,雙縮脲試劑不需要加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示①、②、③為三個用半透膜制成的小袋,①和②半透膜小袋的體積相同,③袋的體積較大;三個小袋的上端分別接上口徑相同的細玻璃管.①和③半透膜小袋內(nèi)盛有溶液甲,②袋內(nèi)盛有溶液丙;將①、②、③三個小袋同時置于盛有溶液乙的大容器中.已知原初3個細玻璃管內(nèi)的液面高度一致,三種溶液的濃度大小分別為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請回答:下列曲線圖中能夠正確顯示①、②、③三個小袋上端細玻璃管內(nèi)液面可能變化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