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圖所示,一條形磁鐵用細線懸掛于O點.O點正下方固定一個水平放置的鋁線圈,讓磁鐵在豎直面內(nèi)往復(fù)擺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磁鐵每往復(fù)擺動一次,線圈內(nèi)感應(yīng)電流的方向改變2次
B.磁鐵每往復(fù)擺動一次,線圈中產(chǎn)生的電能都相同
C.磁鐵所受到的感應(yīng)電流對它的作用力始終是阻力
D.磁鐵所受到的感應(yīng)電流對它的作用力有時是阻力,有時是動力

分析 根據(jù)楞次定律可以判斷出感應(yīng)電流反向,從而判斷出一個周期內(nèi)電流變化的方向;根據(jù)楞次定律判斷磁鐵所受到的感應(yīng)電流的磁場力是引力還是斥力,是動力還是阻力.

解答 解:A、在一個周期之內(nèi),穿過鋁線圈的磁通量先增大,后減小,再增大,最后又減小,穿過鋁線圈磁場方向不變,磁通量變化趨勢改變,感應(yīng)電流方向發(fā)生改變,因此在一個周期內(nèi),感應(yīng)電流方向改變4次,故A錯誤;
B、由楞次定律可知,磁鐵靠近鋁線圈時受到斥力作用,遠離鋁線圈時受到引力作用,因而磁通量的變化率不同,則產(chǎn)生感應(yīng)電流不同,因此產(chǎn)生的電能也不相同,故B錯誤;
C、由楞次定律可知,感應(yīng)電流總是阻礙磁鐵的相對運動,感應(yīng)電流對磁鐵的作用力總是阻力,故C正確;
D、由楞次定律可知,感應(yīng)電流總是阻礙磁鐵的相對運動,感應(yīng)電流對磁鐵的作用力總是阻力,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掌握楞次定律的內(nèi)容、理解楞次定律的含義是正確解題的關(guān)鍵;要深刻理解楞次定律“阻礙”的含義.如“阻礙”引起的線圈面積、速度、受力等是如何變化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如圖所示是某同學站在力傳感器上,做下蹲與起立的動作時記錄的力隨時間變化的圖線,縱坐標為力(單位為牛頓),橫坐標為時間(單位為秒).由圖線可知,該同學的體重約為650N,除此以外,還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
A.該同學做了兩次下蹲與起立的動作
B.該同學做了四次下蹲與起立的動作
C.下蹲過程中人一直處于失重狀態(tài)
D.下蹲和起立過程中,人都有一段時間處于超重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測定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實驗中,有下列器材:
待測干電池一節(jié),電流表G (滿偏電流為2.5mA,內(nèi)阻為199Ω),定值電阻R1=1.0Ω,.定值電阻R2=99.5Ω,電阻箱(O-99.9Ω),開關(guān)S,導(dǎo)線.

(1)請在所給的圖1方框內(nèi),畫出實驗電路圖,其中定倌電阻應(yīng)選用R1(填“R1”或“R2”)
(2)某同學實驗測出了電阻箱的電阻及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請在坐標圖2中描點作出I-R圖線.
次數(shù)
物理量
123456
R/Ω1.62..12.23.24.25.6
I/mA2.332.001.671.501.251.00
I-1/mA-10.430.500.600.670.801.00
(3)根據(jù)圖線可求得,被測電池的電動勢E=1.4V,內(nèi)阻為r=0.4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為E,內(nèi)陰為r.電路中的R1為光敏電阻(其阻值光照強度增大而減。,R2為定值電阻.當開關(guān)S閉合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增大光照強度,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
B.增大光照強度,電壓表示數(shù)變小
C.減小光照強度,R2消耗的功率變大
D.減小光照強度,電源消耗的總功率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兩個小球A和B,其質(zhì)量分別為mA和mB,且mA<mB,B球固定一輕質(zhì)彈簧,A、B球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A球以速度v撞擊彈簧的左端(撞擊后球A、球B均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則在撞擊以后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球共速時,速度大小為$\frac{{m}_{A}v}{({m}_{A}+{m}_{B})}$
B.當兩球速度相等時,彈簧恢復(fù)原長
C.當A球速度為零時,B球速度為V
D.當彈簧壓縮量最大時,兩球速度都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圖示為釋放紙帶前的位置)

(1)請指出圖中的兩處明顯錯誤或不當之處①打點計時器必須接交流電源;②重物釋放時要靠近打點計時器
(2)該同學經(jīng)正確操作得到圖乙所示的紙帶,A、B、C、D、E、F、G為打出的連續(xù)七個點,測得各相鄰點的距離分別為x1、x2、x3、x4、x5、x6.若打點時間間隔為T,則打E點時重物的速度表達式為vE=$\frac{{x}_{3}+{x}_{4}}{2T}$(用字母表示),若分別計算出各點對應(yīng)的速度值,并在坐標系中畫出速度的二次方(v2)與距離(h)的關(guān)系圖,如圖丙所示,則測出的重力加速度的數(shù)值大小g=9.40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另有同學又設(shè)計了以下方案來測定重力加速度:
a.測出第一點和最后一點之間的距離x,利用x=$\frac{1}{2}$g(6T)2,求得g=$\frac{2x}{36{T}^{2}}$
b.由g1=$\frac{{x}_{4}-{x}_{1}}{3{T}^{2}}$、g=$\frac{{x}_{5}-{x}_{2}}{3{T}^{2}}$…g3=$\frac{{x}_{6}-{x}_{3}}{3{T}^{2}}$,求出它們的平均值$\overline{g}$
c.把紙帶每隔時間T剪斷,得到若干短紙條,再把這些紙條并排貼在一張紙上,使這些紙條下端對齊,作為時間坐標軸,將紙條上端中心連起來,得到v-t圖象,通過圖象的斜率求出重力加速度g.
以上方案中不合理的是a(選填字母代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如圖所示,半徑分別為R和r(R>r)的甲、乙兩光滑半圓軌道放置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兩軌道之間由一光滑水平軌道CD相連,在水平軌道CD上有一輕彈簧被a、b兩個質(zhì)量均為m的小球夾住,但不拴接.同時釋放兩小球,彈性勢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兩球的動能,若兩球獲得相等動能,其中有一只小球恰好能通過最高點,另一小球在最高點時對軌道的壓力為mg,兩球離開半圓軌道后均做平拋運動落到水平軌道的同一點(不考慮小球在水平面上的反彈,不計空氣阻力).則( 。
A.恰好通過最高點的是b球B.a球、b球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C.軌道半徑R=$\frac{4}{3}$rD.CD兩點之間的距離為$\frac{6+5\sqrt{2}}{3}$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所示,螺線管橫截面積為S,線圈匝數(shù)為N,電阻為R1,管內(nèi)有圖示方向的變化磁場.螺線管與足夠長的平行金屬導(dǎo)軌MN、PQ相連并固定在同一平面內(nèi),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θ,兩導(dǎo)軌的間距為L.導(dǎo)軌的電阻忽略不計.導(dǎo)軌處于垂直斜面向上、磁感應(yīng)強度為B0的勻強磁場中.金屬桿ab垂直導(dǎo)軌放置,與導(dǎo)軌接觸良好,并可沿導(dǎo)軌無摩擦滑動.已知金屬桿ab的質(zhì)量為m,電阻為R2,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螺線管的磁場對金屬桿ab的影響、忽略空氣阻力.
(1)為使ab桿保持靜止,求通過ab的電流的大小和方向;
(2)當ab桿保持靜止時,求螺線管內(nèi)磁場的磁感應(yīng)強度B的變化率;
(3)若螺線管內(nèi)磁場方向與圖示方向相反,磁感應(yīng)強度的變化率$\frac{△B}{△t}$=k(k>0).將金屬桿ab由靜止釋放,桿將沿斜面向下運動.求桿下滑的最大加速度a及最大速度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甲所示,某靜電除塵裝置矩形通道的長為L,寬為b,高為d,其前、后面板為絕緣材料,上、下面板為金屬材料.如圖乙所示是此裝置的截面圖,上、下兩板與電壓恒為U的高壓直流電源相連.帶負電的塵埃以水平速度v0進入矩形通道,當碰到下板后其所帶的電荷被中和,同時其被收集.將收集塵埃的數(shù)量與進入矩形通道塵埃的數(shù)量的比值,稱為除塵率.不計塵埃所受的重力及塵埃間的相互作用.要增大塵埃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只增大寬度LB.只增大高度dC.只增大寬度bD.只增大速度v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