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聯考題
題組一
選擇題
1.(2010.上海市虹口區(qū)質量監(jiān)控測試) “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諭各省督撫大吏,以凡有華民情甘出口……無論單身,或愿攜家眷,一并赴通商各口,下法國船只,毫無禁阻。”材料反映出列強在侵華方式上的新特點是
A 增開商埠 B 割占領土
C 增加賠款 D 掠奪勞動力
答案D
10.(08·天津)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門外(南市一帶)出現了租界與天津地方當局均不實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榮的地區(qū),俗稱“三不管”。這本質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 )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設的散亂隨意性
答案 C
解析 本題關鍵是注意題干中“租界”“地方當局”以及“本質上反映”等信息。天津老城門外出現“三不管”地帶,是指租界和地方當局均不管理,由題干中的“租界”反映出當時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這一現象本質上反映了近代天津城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9.(08·寧夏)民國時期,民間多因循傳統(tǒng),視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1949年以后則以公歷1月1日為“元旦”。這一變化表明 ( )
A.民國時期傳統(tǒng)節(jié)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傳統(tǒng)節(jié)日徹底改變
C.近代西方節(jié)日在中國得到普及
D.西方節(jié)日融入了中國文化元素
答案 D
解析 根據題干和我國現在的社會習俗可排除A、B兩項,C、D兩項在于“普及”和“融入”兩詞的區(qū)別,“融入”一詞揭示了近代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匯的史實。
8.(08·廣東)“嗣后所有公共機關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種無國貨可代用者外,務請專購國貨以示提倡!痹撐母娴陌l(fā)布時間最可能是在 ( )
A.戊戌變法時期 B.辛亥革命時期
C.民國初年 D.新中國建立初期
答案 C
解析 愛用國貨,提倡國貨,是一戰(zhàn)期間民族工業(yè)出現“短暫春天”的原因之一。從題干來看,能發(fā)布這個文告的,是一個新的政權。
7.(08·廣東)“人間處處倡民主,天上誰人奉玉皇。一朵紅云旗五色,驚傳飛艇上天堂!边@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現于 ( )
A.戊戌維新時期 B.辛亥革命時期
C.新文化運動時期 D.抗日戰(zhàn)爭時期
答案 B
解析 本題解題關鍵是“五色旗”。五色旗含五族共和之意,被定為中華民國國旗,國民黨北伐成功后,被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取代。1935年后的各種政權不再采用五色旗(除了附日的傀儡政權外)。由此可見,最早應該是辛亥革命時期。
6.(08·四川)1904年爆發(fā)的日俄戰(zhàn)爭對當時中國國內的“立憲”“專制”之爭產生了很大影響,立憲派和主張君主專制的人對戰(zhàn)爭結局抱有不同期望。立憲派普遍希望 ( )
A.日敗俄勝 B.日俄俱敗 C.日勝俄敗 D.日俄休戰(zhàn)
答案 C
解析 日本1889年頒布憲法,盡管天皇權力仍然較大,但畢竟在亞洲第一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而俄國仍然是沙皇專制政體。戰(zhàn)爭的結局,對當時在政體問題上是否改變正猶豫不決的清王朝有較大影響。
5.(08·廣東)《民報》創(chuàng)刊號刊登黃帝象(見下圖)的主要目的是 ( )
世界第一之民族主義大偉人黃帝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傳排滿革命 C.倡導個人崇拜 D.反對帝國主義
答案 B
4.(08·全國Ⅱ)列寧在評論近代中國的某一事件時指出,標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歐洲資產階級國家,并沒有支持中國的革命運動;相反,這一運動激起了他們“掠奪中國”的欲望,為此還與中國的落后勢力“實行聯盟”。列寧所指的事件是 ( )
A.義和團運動 B.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國民革命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獲取有效信息,如“革命運動”、“掠奪中國”、“與中國的落后勢力‘實行聯盟’”等。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