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5.顯微鏡能幫助我們觀察到用肉眼無法看到的細微結構,下圖分別為鏡頭、顯微鏡以及先后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不同的細胞圖象,請據圖回答:
(1)乙圖中顯微鏡頭的放大倍數是[a]目鏡和[b]物鏡的放大倍數的乘積.甲圖中的鏡頭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數是400倍.
(2)在使用顯微鏡的過程中,某同學在對光后沒有在目鏡中看到白亮的視野,他采取了以下補救方法,你認為不起作用的一項是C.
A.轉動遮光器  B.轉動轉換器  C.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  D.轉動反光鏡
(3)如果在使用乙圖顯微鏡觀察時,發(fā)現視野中除細胞外還有很多異物,轉換物鏡和移動裝片但異物都不動,那么異物很可能位于[a]目鏡.
(4)小明在丙實驗中,觀察到的效果由①變成④,他應將裝片向右下方移動.
(5)在丙圖中要使觀察效果由④變成②,他應該轉動轉換器轉換器,由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但換成高倍物鏡后,王剛發(fā)現,視野變暗了,這時他應該轉動遮光器選擇大光圈,同時轉動反光鏡選擇凹面鏡.觀察效果由③到④,他應調節(jié)顯微鏡的[e]細準焦螺旋.
(6)寫出圖丁中各結構的名稱:A細胞壁;B細胞膜;E液泡.

分析 (1)顯微鏡放大的倍數是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2)視野中異物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鏡、物鏡或玻片標本;
(3)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
(4)根據細胞的形狀和顯微鏡中細準焦螺旋的作用分析.

解答 解:(1)顯微鏡放大的倍數是目鏡和物鏡的乘積,即乙圖中a目鏡和b物鏡的乘積;所以甲圖中的鏡頭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數是②和③的乘積,即400倍.
(2)對光后看不到白亮的視野,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光不正確;另一種是物鏡鏡頭沒有正對通光孔,若物鏡沒有對準通光孔,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即可;若是對光不正確,主要調節(jié)遮光器和反光鏡,有時還需要更換低倍物鏡.所以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不起作用.
(3)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視野中出現了的異物,異物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鏡、物鏡或玻片標本,判斷的方法是轉動目鏡或移動玻片.轉動目鏡異物動就在目鏡,不動就不在目鏡;移動載玻片,異物移動就在載玻片,不動就不在載玻片;如果不在物鏡和載玻片,那就一定在a目鏡上.
(4)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題干中①的物像位于視野中央偏右下方,要想把它變成④,即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向右下方移動玻片標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動移到視野中央.即由①變成④,應將裝片向右下方移動.
(5)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物像的放大倍數越大,體積變大,視野變得越暗;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多,物像的放大倍數越小,體積變小,視野變得越亮.所以要使觀察效果由④變成②,他應該轉動轉化器,由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
顯微鏡視野亮度的調節(jié):視野過亮,用小光圈、平面鏡調節(jié);視野過暗,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jié).小光圈通過的光線少視野暗,平面鏡只能反射光線不能改變光線強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鏡調節(jié)會使視野變暗;大光圈通過的光線多視野亮,凹面鏡使光線匯聚,視野亮度增強,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jié),會使視野變亮.
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較小幅度的升降鏡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調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觀察效果由③到④,他應調節(jié)顯微鏡的C細準焦螺旋.
(6)由圖丁可知:[A]細胞壁,[B]細胞膜,[C]葉綠體,[D]細胞核,[E]液泡,[F]細胞質.
故答案為:(1)[a]目鏡;[b]物鏡;400;
(2)C;
(3)[a]目鏡;
(4)右下方;
(5)轉換器;大;凹;[e]細準焦螺旋;
(6)細胞壁;細胞膜;液泡.

點評 此類考題是中考中經常出現的,只要同學們能夠熟練操作顯微鏡,就可解答好.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貫穿于植物體的根、莖、葉的組織是( 。
A.分生組織B.輸導組織C.保護組織D.營養(yǎng)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指出以下生物體只有一個細胞的一組( 。
A.蛔蟲、細菌、病毒、衣藻、變形蟲B.蚯蚓、螳螂、蝴蝶、蜜蜂
C.草履蟲、眼蟲、變形蟲、酵母菌、衣藻D.眼蟲、酵母菌、細菌、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為整理后的某夫婦體細胞中成對染色體排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染色體組成可以判斷,B為女性別的染色體組成.
(2)從圖A中可以看出此細胞中共有46條染色體,A圖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性染色體為X或Y.
(3)若這對夫婦的基因組成均為Bb(B為顯性正;,b為隱性致病基因),這對夫婦生第一個孩子的基因組成是BB或Bb或bb;雙親體內的隱性致病基因是通過生殖細胞傳給孩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如果我們用顯微鏡觀察時,發(fā)現有一污點,那么它的位置可能在目鏡、物鏡或玻片標本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2015年沙塵暴突襲某城市,整個市區(qū)彌漫在黃色的塵埃中,人們甚至發(fā)現家里的地板上多了很多細細的塵土.某中學氣象觀測小組長期利用午休時間監(jiān)測校園的空氣質量.當獲知沙塵暴即將來臨時,他們組織開展了專題探究活動,以調查沙塵暴對校園空氣的污染程度.他們的做法是:準備了一些用于收集空氣塵埃粒子的特制載玻片(背面刻有如圖1所示的100個2毫米×2毫米的小方格,以便計數),收集前在載玻片正面涂上凡士林,以粘住塵埃.

(1)要探究沙塵暴發(fā)生前后校園空氣的污染程度,應選取收集塵埃時的沙塵暴天氣的有無(選填“沙塵暴天氣的有無”或“載玻片放置的數量”)作為變量.
(2)要對100個小方格進行計數比較困難,人們常用“五點取樣法”進行抽樣計數.為使抽樣最具代表性,應選取如圖2中C所示的五點共20個小方格進行計數.
(3)如圖3是他們在不同天氣狀況下監(jiān)測空氣塵埃粒子數量的統(tǒng)計結果.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沙塵暴的天氣狀況下,空氣中塵埃粒子最多.
(4)該探究中,如果只在某處放置一片特制載玻片來收集塵埃,得出的結果是否準確?不準確.原因是偶然性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衣藻、草履蟲、酵母菌、細菌是通過下列哪個結構與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 。
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核D.細胞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6月6日為世界愛眼日,2010年世界愛眼日主題是“關愛青少年眼健康”.據統(tǒng)計,我國青少年近視的人數居世界之首.下列措施中不能預防近視眼的是( 。
A.看書寫字時控制眼睛與書本的距離B.發(fā)現視力下降立即佩戴近視鏡
C.看書寫字一小時左右就應休息遠眺D.堅持認真做眼睛保健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關于細胞分裂不正確的說法是( 。
A.植物體內所有細胞都有分裂能力
B.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
C.一次分裂結束時,子細胞比母細胞小
D.細胞分裂時細胞核是平均分成兩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